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77章 歷史進入了深水區,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浙東匹夫,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事兒,也沒擺出“討伐李傕黨羽”的姿態打過什麼仗,所以有點不好意思。

看來,皇帝這是完全不追究他曾經擁立劉虞的事兒了?

想到這兒,袁紹立刻笑得很燦爛,一個手勢撤去了幕後警戒的刀斧手,立刻以禮款待張義。

他麾下的謀士當中,沮授等尊皇派也立刻佔了上風,逢紀、許攸則瞬間氣勢弱了一頭。

田豐這樣的觀望派繼續保持沉默。

至於郭圖,雖然一開始是跟著逢紀、許攸一樣的態度,但他更多是察言觀色揣摩上意,看領導希望聽到哪一派他就順著說哪一派。所以看到袁紹本人表情和顏悅色起來之後,郭圖立刻又改口誇讚起袁紹的忠君來,積極充當讓袁紹張義和睦的潤滑劑。

從這個角度來說,郭圖倒也有點作用,要是袁紹手下都是田豐那樣懶得跟人解釋的孤傲之人,袁紹哪怕想掉頭,都沒人給他臺階下。

可不,郭圖開口之後短短几句話,張義也變得神色沒那麼悲壯了,似乎真心實意感受到了袁紹對朝廷的尊重。

張義嘉許了幾句之後,連忙宣佈自己帶來的封賞:“袁將軍,陛下已經定論了,凡是董卓挾君與李傕挾君期間,對外發出的朝廷使命,若是有利於地方安定的,倒是也能接受,然但凡是不利於地方安定的,那就都是二賊亂命。

而前年王允撥亂反正那兩個月裡發出的使命,則都是符合天子本意的君子之命。所以,抗董卓、李傕期間朝命之事,無論天下何方諸侯,一律既往不咎。凡接受王允輔政時所發出使命者,一律論功行賞——袁將軍可能領會陛下苦心?”

袁紹一愣,剛才還忙著客套呢,對於這番定調子劃線的操作,一時沒有琢磨出政治意味來。

幸好沮授對這些大義名分的事兒反應最快,立刻拱手賀喜:“陛下年少,卻能如此聖明燭照,實乃天下之福。

張太僕,在下沮授、乃河北微末之士,敢向太僕確認一二:陛下之意,可是說王司徒輔政時,所發出的冊封劉備為漢中王、劉虞為燕王的使命,乃是天子本意。而後來李傕當政時,指使賊臣公孫瓚殺害燕王的使命,乃是亂命?

既如此,袁將軍董統鷹揚、掃滅聽命李傕亂命的賊黨公孫瓚,並掃擊黃巾餘黨張燕,也都是在為陛下分憂?”

袁紹聽到沮授幫他翻譯,瞬間就是眼神一亮:妙啊!

劉協身邊有高人,故意教他以“王允活著還是死了”為時間線分割,來劃分朝廷對外使者的命令是否是亂命,可不就恰好向袁紹示好,而且安撫了袁紹擔心將來清算的顧慮。

畢竟,袁紹擁立劉虞,是發生在“天子確實沒有行為能力”的時期,還是被挾持的,是發生在劉虞被封為燕王之前。

現在皇帝說:“哪怕劉虞曾經被人動議過另立朝廷,朕依然不介意,而且是在那之後,還確實發自本心給劉虞封燕王”。

那麼作為劉虞扈從的袁紹,還有什麼好擔心的?

王允已經死了,天子金口玉言蓋棺定論,說王允那兩個月封的都是一律對的。這個線一劃,以後就不好出爾反爾單獨挑某一件事情改口了,否則說不定天下各州的諸侯都會人人自危,也不利於朝廷重新建立威望。

袁紹想明白這些,眼神熱切地看著張義,又嘉許感激地看著沮授。

張義點點頭:“陛下正是此意,這也是漢中王,與趙司徒、蔡司空、楊太尉公議支援的結論。

袁將軍有討伐董卓的首義之功,而公孫瓚有假借亂命殺害陛下所封總統青冀幽並兗徐六州諸事的燕王的罪行。袁將軍討伐公孫瓚,也是大功一件。

陛下欽命,嗣燕王劉和,可繼承故燕王劉虞一切前封職權,所總統如故。至於袁將軍你,陛下有意加封驃騎將軍,協助燕王繼續安定六州諸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