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遇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百一十七章 心性,大明國師,西湖遇雨,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人性有兩種,一是“天地之性”,或“義理之性”,又僅稱為“性”;二是“氣質之性”,亦僅稱為“氣質”.這套“性兩元論”會稍後再講。

太虛氣本論→性兩元論

就哲學上的本質關係,其實是宇宙論→人性論,或者說本體論→人性論。

所謂本體論,在哲學上就是指透過探尋自然的本質,追尋萬物之所以存在的根據以及萬物之間的邏輯關係的一種理論方法。

今日太學之會,所討論的基本都是氣本論。

姜星火提出的物質一元論,就是氣本論的變種,也可以說是本體論或者宇宙論。

而本體論的版本變革,必然會引起人性論的變革。

這是因為,自北宋五子以來,華夏幾乎所有的思想家,都是在追尋世界的本質的視域中來建立各自的思想體系的,之所以要建構本體論的思想體系,就是為了合理地解釋人的本質,為了探尋人性的善惡,從而為人的成聖成賢找到理論根據。

應該說,從理學誕生起,人性論就和本體論緊緊聯絡在一起,北宋五子,一直到朱熹,都是基於本體論的視角來闡述人性論的,而“天地之性”和“氣質之性”的二分,正是“理氣二元論”這個本體論在人性論上的對映。

楊敬誠亦是跟著出聲道:“橫渠先生有言:由太虛,有天之名;由氣化,有道之名;合虛與氣,有性之名;合性與知覺,有心之名。”….

前面的兩句自然不用解釋,方才在氣本論的辯論中已然清楚了,後兩句則是張載關於“性”和“心”的認定。

張載認為,太虛與氣構成了“性”,“性”和“知覺”構成了“心”,“性”是太虛和氣共同作用的結果,太虛和氣是“性”的主要來源。

張載心性論公式:

2性知覺心

3知覺心

之所以會這樣解釋,是因為張載認為太虛和氣是兩種東西,所以它們在性之形成中所起的作用也就不同。

在張載的思想中,太虛之性是至靜、湛一的,太虛是性的淵源,而至靜的太虛之性,就像方才所講,張載又稱其為“天性”或者說“天地之性”,天性與道相通,是純一至善的,不會被昏明之氣所矇蔽,即使從太虛下貫於人,對映到人的身上,也不會改變其至善的本性。

所謂“天所性者通極於道,氣之昏明不足以蔽之,天性在人,正猶水性之在冰,凝釋雖異,為物一也”,解釋的就很生動了,意思就是“天性”像水的性質一樣,無論其形態融化為水或凍結為冰,其性質本身都不會改變。

而跟太虛之性對應的,就是氣的性,張載認為,由於氣聚散於太虛,所以既有太虛的純粹,也有其它性質,例如口腹、鼻舌對於飲食、臭味的嗜慾,都是攻取之性,相對於純粹的太虛之性來說,是小與大,本與末的關係。

從形而上的角度來看性,“性”表現為太虛的“湛一之性”和氣的“攻取之性”,而落實到人,則表現為“天地之性”和“氣質之性”。

即公式推匯出了,公式4太虛的湛一之性氣的攻取之性性。

而公式4的條件假定為人類,則可得出公式5天地之性氣質之性人性

同時,從善惡性質上來講,張載認為天地之性或義理之性是純善的,氣質之性則有善有惡,這是因為天地之性是至高無上的,氣質之性則是人稟氣而成的,由於人稟氣不同,就會形成不同的氣質之性.就是之前姜星火在太平街被攻擊的那套理論的源頭,對於人和物來說,物是稟氣之濁者,人是稟氣之清者,就人來說,又有清濁之分,稟氣之極清者,為聖人,稟氣之濁者為常人,稟氣之極濁者為惡人。由於人稟氣的不同,導致了人的氣質之性的不同,氣質之性就是由物質本性所決定的生理本能,生存本能是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神秘王爺欠調教

徵文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