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節
南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5節,嫡子身份――許一世盛世江山,南枝,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無錫,向南則是嘉興和餘杭,特別是西邊太湖,太湖廣闊,他們要是搶到了入太湖的船隻,就更是可以無所顧忌,我方官兵就不易追捕。就怕這三千人馬只是誘餌,將餘杭之兵調去馳援蘇州,之後又被分散往常熟無錫馳援,海寇便會有別的力量前來攻打餘杭,餘杭現在有火器廠和造船廠,就怕他們是打的火器廠和造船廠的主意。倭人一向是劫掠了就走,不該會考慮朝廷新設的火器廠和造船廠,會考慮火器廠和造船廠的,只有海寇如徐鐵虎和王啟等,他們的本意不僅是想要劫掠,更想的是攻回陸上來,圖謀的是長遠,自然是想要摧毀朝廷的火器廠和造船廠。這樣也算是消減了朝廷的力量,讓我們沒有儘快入海的力量。所以,這次該是倭寇和海賊聯合起來了。”
季衡這般一說,汪秉直也就反應過來了。
他倒沒想到季衡竟然有如此深的思量,心裡不由生出佩服,又見季衡面無表情眼神深沉,便又在心裡打了個突,心想如此之人,幸好他之前沒有和他當面鬧僵。
汪秉直於是就道,“若真是如賢侄所說,此次倭寇施的是調虎離山之計,那我們要做的,便是將計就計了。”
季衡點頭,“正是如此。”
兩人商討了一陣,幾位參將和都指揮使便到了。
前去傳喚他們的兵士,當已經將蘇州被海寇進犯的事情對他們說了,所以每個人都是神情嚴肅。
參將劉毓玄最是沉不住氣,進門就說,“汪大人,季大人,倭寇進犯蘇州,卑職願帶兵前往解蘇州之圍,此事宜早不宜遲,不然蘇州就怕被攻下了。”
另一參將歐陽樊也道,“正是如此,此事宜早不宜遲,我軍當立即前往蘇州,正好趁著倭寇沒有逃竄開,與蘇州內守軍裡應外合,形成合圍之勢,將倭寇殲滅。”
趙致禮倒是沒有說話,發現季衡朝他看過來,他才說道,“從蘇州往哪邊都容易逃竄,蘇州附近河道眾多,更是緊鄰太湖,倭寇要是搶到船隻,怕是不好追捕。這次恐怕不僅是兵貴速,還要想想如何形成合圍之勢。”
季衡點了點頭,便將他的猜測說了出來,房中的參將們平常都是殺敵之人,卻是沒有那種拐彎抹角的心思的,所以季衡提出來,他們最開始甚至是面面相覷,然後想了一想,又覺得季衡所說有道理。
那劉毓玄便問,“照季大人這般說,此次倒不能簡單去做馳援就行了。”
汪大人道,“所以此次恐怕是場大戰,我同季大人商議之後,便準備將計就計。”
汪大人便把之後的計策和安排說了,還是派趙致禮帶領趙家軍往蘇州馳援,因為趙致禮的趙家軍名頭甚大,要是他不帶兵前去馳援,恐怕海寇也不會上當。趙致禮前去馳援後,要是倭寇逃竄,他便也追擊,不過不必追擊過深,然後在另外一股海寇主力登岸往餘杭來時,他直接回防,並且堵住海寇往海中回返的路徑。
而參軍劉毓玄善於水戰,則領兵去堵住倭寇往太湖的路徑,且讓太湖水軍禦敵,又派了歐陽樊同趙致禮一道,在趙致禮回援時,歐陽樊就帶兵繼續追擊,除此,汪大人更是下令各水陸官軍對此次倭寇會剿,務必要全殲倭寇。
因為汪大人同季衡相信倭寇只是先行,之後應該還有海寇在別處騷擾以擾亂他們的視線,故而別的官軍則是留著之後策應,而季衡則是會帶著留下來的兩千人守住餘杭。
計議已定,汪大人便下了令。
趙致禮領命而去,出門去之前又回頭看了季衡一眼,季衡也正好抬頭看他,便對他點了點頭,趙致禮便也點了點頭。
季衡曾經對海寇的力量做過猜測估算,不過卻並沒有算出海寇具體到底有多大力量,只是有個大概瞭解罷了,所以這次會戰,要是海寇力量過大,恐怕會是一場死戰。
趙致禮大約也是明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