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叔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四十五章 立惡法於天下者,貞觀榮耀,陳叔摯,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他也總是打個哈哈便過去了。
可這次不一樣,彈劾李泰的也是他的兒子,而且是諸皇子中,最為執拗的一個。他了解李寬,那是個不達目的,絕不罷休的人,這次不管怎麼打哈哈,都別想插過去。
而房玄齡合上本章,卻岔了一句話:“老臣曾聽楚王吟過一句詩,是說他手下將軍的。將軍未掛封侯印,腰下常懸帶血刀。”
“這詩的意思簡言駭意,武人之所以在戰場上舍生忘死,不過是為了封妻廕子。是啊,人非聖賢,孰能無私!這要真是聖賢,還真就沒法用了。”
楚恆這個人,雖說是中人之資,這輩子沒幹過什麼大事。但善戰者無赫赫之功,做官的無非是圖一個穩字,而楚恆就是穩中求勝的佼佼者。
按照楚恆的行事作風,他是絕對不會下這種急於求成的政令的,楚王也正是看透了這一點,真奔主題,胖揍了魏王一頓。
而楚王上的這本,也寫的很明白,他要殺雞儆猴,要斬斷楚恆這條魏王府的臂膀,既要震懾魏王,更要那些別有用心之徒不敢輕舉妄動。
這一點,雖然讓他們兄弟之間產生了嫌隙,但對穩定東宮的局勢,穩住這洶湧的暗流,絕對是有積極作用的。
再者說,皇帝讓楚王回來,不就是想讓他穩住東宮的局勢嗎?現在,楚王做了,些許小波瀾,也在可控的範圍內,總體來說還算是好事。
“好事?”
“玄齡啊,捂住耳朵,閉上眼睛,就可以裝作什麼都不知道嗎?”
是,如此卻有掩耳盜鈴之嫌,可不聾不啞又能如何?不是房玄齡向著太子和楚王這兩個學生,實在是當下正值文治天下的關鍵時期。
聖人慾建立超越開皇年間的盛世,要與五姓的明爭暗鬥中爭取上風,鞏固皇權是第一位的。東宮絕對不能出事,這是大局。
李世民聽後,沉默了片刻,他必須承認房玄齡的話是老成謀國之言。縱然他心裡有些想法,也不得不服從於大局,他不想毀了自己嘔心瀝血開創的天下。
抿了一口茶,李世民沉聲道:“明日早朝,你來說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