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叔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四十五章 立惡法於天下者,貞觀榮耀,陳叔摯,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什麼叫皇子,能把皇帝哄好才叫好兒子,上個月,聖人親臨李泰在延康坊的府邸,並因此特別赦免了雍州及長安死罪以下的罪犯。
又免去了延康坊的百姓一年的租賦,還賞了魏王府的官員以及同住一坊的老人很多東西。不僅如此,還將大名鼎鼎“居地三十頃,週迴十七里”的芙蓉園賜給了他。
至於老二要是去彈劾,那就是去好了,李泰根本就不怕。因為在他搬進這座府邸前,特意讓岑文字就盛修府邸一事上本進諫,試探一下聖人的態度。
而聖人照舊是對岑文字的上疏誇獎賞賜了一番,卻唯獨不見對李泰的行為有任何的不樂與制止。
要知道在那個時間段,太子的腿受傷還不舊,李世民就有這樣的態度,足以說明,他老人家已經有了易儲之心,所以李泰才如何的有恃無恐,什麼都不怕。
可李寬的脾氣偏偏是寧折不彎,正所謂“季布一諾,千金不易”,吃了百姓的飯,他就得為這些爭一片青天。
是以,回府衙後,李寬便派人去京兆府大牢把劉二提出來,一家兄妹三人都接到百騎衛。
隨即,提筆寫下奏本:長安是大唐的帝都,每天都有無數人從各州縣到此謀生,因為人們相信,天子腳下,皇權威威,可以庇護他們及子孫生存下去。
京兆尹楚恆,歷仕兩朝,輔佐三位天子,久經宦海,為天子牧守一方,自當輕刑罰,寬百姓,促禮教,興農桑,上報天子恩遇,下報百姓供奉。
然,此公為圖虛表,諂媚惑主,以求非凡榮寵,擅自整頓長安坊市,建立坊市隊,操縱長安商業。
然各坊市隊,欺行霸市,擅自斂財,專以迫害良民為樂,製造冤獄,惹得市井怨聲載道,人人敢怒而不敢言。
......
長此以往,必使百姓與朝廷離心離德;適時朝廷聲威何在,陛下顏面何在?
臣一介武夫,又為宗王之尊,本不該過問政務;然臣昔受百姓之恩頗重,知恩而不報者,豈不為禽獸焉?
臣以為,蓋君子之為政,立善法於天下,則天下治;立善法於一國,則一國治。如其不能立法,而欲人人悅之,則日亦不足矣。
使周公知為政,則宜立學校之法於天下矣,不知立學校而徒能勞身以待天下之士,則不唯力有所不足,而勢亦有所不得也。
京兆府頒之坊市令,坊市隊的所作所為,皆屬立惡法於天下者。此等之吏非貪官、非汙吏,乃蛀蝕國家根基之蠹蟲也。
楚恆等酷吏不除,則長安百姓無寧日;長安百姓無寧日,則大唐無寧日;臣切以為,關乎民心向背之事,乃當今地方庶務之緊要。
......
李寬的奏本,沒有經過弘文殿轉呈,是經萬宣道的手與捷報夾在一起,直接遞到御前的。
送上來時,李世民正在與房玄齡討論河南道的庶務。
接過本章,掃了兩眼,李世民便按下本章:“朕聽說,你跟著楚王,去了一趟菜坊,又去了魏王府?”
得,什麼都瞞不了皇帝。萬宣道也是隻能硬著頭皮稱是,至於楚王都幹了些什麼,為人臣者,還是莫要置喙的好。
李世民也沒有為難他,只是揮手讓他退下。然後長長嘆了口氣,見彈劾本遞給房玄齡:“玄齡啊,這倆又對上了!”
皇帝對李泰,不是一般的寵愛,從允許他效仿秦王府,建立文學館就看得出來,他自己也毫不掩飾的承認這種偏愛。
對李世民來說,李泰願意與他親近,絲毫不因為帝王之尊,便同李承乾、李恪等兄弟一般,對他畢恭畢敬,更不會像李寬那樣與他時刻保持距離。
所以,那怕是李泰辦錯了事,李世民也總是能很快的原諒他,對於臣工們彈劾,或諫言有關李泰的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