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叔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二章 看著糊塗,貞觀榮耀,陳叔摯,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從前在涼州軍時,申領點裝備太費勁了。倒不是刁難人,所有人都是一樣的,兵甲就從沒有完全盈餘的情況。

但兵部的甲庫就不同,那裡的存量絕對是個天文數字。拿著侯君集簽發的單子,可以給麾下的三千一百騎從頭到腳換了一遍。

每人配新甲一套,長槍一杆,橫刀一柄,黃楊大弓一張,備箭五十發,匕首一把。看杜璟、程處弼殺氣騰騰的樣子,管倉的參軍屁都沒敢放一個,照付了。

說來也巧,左屯衛今天也來換軍械,領頭的是左屯衛倉曹參軍-裴行儉。杜璟跟他不太熟,跟他老師蘇定方倒是老相識了。

“守約,聽你老師說,你還沒打過仗是吧?”

額,這話可戳中了裴行儉的心窩子。

他是蒙蔭的弘文生,又是明經科考出來的進士,與岑文字的侄子-岑長倩一樣,都是軍中極其少有的“文化人”。

可大唐的軍隊從來都是拳頭第一,道理第二,沒軍功就沒有話語權,裴行儉這倉曹參軍平時沒少受同僚的擠兌。

他不是不想上戰場,但虢國公說他還年輕人,老師說他還需要歷練,還要沉澱幾年才能上戰場。

舐犢之情,愛護晚輩,可以理解。但這兩位似乎忘了,什麼是初生牛犢不怕虎。而且,裴行儉也不小,跟杜璟同歲,為什麼不能上戰場?

呵呵,笑著搖了搖頭,杜璟給他講了一個道理,張士貴是右屯衛大將軍,知左屯衛事,領“玄武門長上”。

在禁衛軍中位高權重,與翟長孫併為首腦。他的責任就是戍衛宮禁。這種人凡事求穩,腳踏實地,循序漸進是他做人的準則。

裴行儉要是跟著他,十年內,都不會有多少機會上戰場。至於他老師蘇定方,怕是有心無力,使不上勁兒。

“守約,如果你願意,我可幫忙疏通關係,把你調入當彌道。”

“軍功這東西,有誰會嫌多呢,你老師就是吃了這方面的虧,否則早是正三品大將軍了。”

唐人尚武,就算是文官,也能耍幾下寶劍,裴行儉的父兄生前都是天下聞名的猛將,就算他表面文質彬彬,也掩蓋不住血脈中好戰的天性。

但裴行儉到底是允文允武之才,不是尋常的武夫,並沒有被軍功迷住眼睛,反而很淡定的問了句為什麼?要知道,他們之間可沒什麼交情,充其量點頭之交而已。

杜璟搖了搖頭,裴行儉顯然是想多了,在他身上杜璟並不想撈到一份好處和人情。幫他這一把,純粹是他還大將軍的人情,還大將軍的提攜和迴護之情。

“也許你會認為,區區一箇中郎將,就敢說還大將軍人情,未免有些不知天高地厚。”

“可我不在乎別人的看法,我這個人性情孤傲,平生很少敬人。但大將軍是例外,他的德行操守,都是我一生無法達到的。”

當然,裴行儉不必草率決定,他有五天的時間考慮,在大軍開拔之前,他可以隨時去中軍找候大將軍。

目送杜璟押運軍械離開,裴行儉眉頭,不由在心中念道:他真是個奇怪的人。他難道不知道因為沒能參加定襄之戰,侯君集已經與大將軍交惡了麼?

稍時,衛國公府

李靖給裴行儉的意思就是一個字“去”!人這輩子,能成事也就是那幾個關鍵時期,沒有多少機會可供浪費。

他與侯君集、李積之間的師徒恩怨,那是聖人樂見其成的,與裴行儉這小輩沒什麼關係。

李靖這輩子,施給恩惠的將軍多到自己都數不清了。人在其位時,圍在他身邊的人多了,願意為他做事的人更多。

可官場是個講究“人走茶涼”傳統的地方,伱不在位了,很多事也都成了場面事,沒什麼人願為沒有回報的事而勞心。

“可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貞觀榮耀

陳叔摯

特工王妃:冷傲王爺腹黑妻

尛羽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