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叔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一章 警告,貞觀榮耀,陳叔摯,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貞觀十二年,八月(壬寅),弘文殿傳聖人之旨意:我大唐晉陽起兵,解民倒懸,天命所歸,無不望風而靡。
然總有人懷疑天命,倒行逆施,西南吐蕃以和親為名,妄動刀兵,掠我邊關,殺我百姓,攪亂西南,窺測神州。
是可忍孰不可忍,故以吏部尚書-陳國公侯君集為當彌道行軍大總管,相州大都督長史-鄖國公張亮為副。
以右領軍大將軍執失思力為白蘭道行軍總管、左武衛將軍牛進達為闊水道行軍總管、左領軍將軍劉蘭為洮河道行軍總管,督步騎五萬擊之。
別覺得這麼大個國家,憋了半天勁,就出了五萬人馬,未免有些太少了,有損天可汗之威。
要知道,吐蕃的軍隊劃分為四如四十東岱,東岱就是千戶所,每個東岱也就管理一千多戶。他們這次入寇也只是四十東岱而已,區區五萬多人馬。二十萬大軍,那就是詐稱,嚇唬人的。
而唐軍此次出兵五萬,再加上韓威所部,在兵力上還算佔優。且對於此次出任總管的五位大將,除了張亮,都是征討吐谷渾的舊相識。
兵部的調令,是讓他從右翊府挑選一批人加入徵行軍,杜璟也知道這是皇帝對他的關照。
挑的人也不多,只有喬軌、程處弼、尉遲寶環、李友謙、李文暕五人,及麾下一百精騎。
......
當彌道臨時駐地-帥帳
侯君集笑著拍了拍杜璟的肩膀,向當彌道中軍諸將介紹:“介紹一下,杜璟,本帥的老部下。”
“你們別看年輕就輕視於他,這小子官居右翊府中郎將,已經是四品大員了。”
的確夠年輕人,他們在這個年歲時,撐死不過是個致果校尉,人家卻已經是四品大員了。真是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
在諸將羨慕的目光下,侯君集笑道:“看看兜兜轉轉,又跑到本帥麾下了吧!”
“這次就在當彌道中軍任職,等班師回朝,跟本帥進吏部,氣死李大亮那老小子。”
侯君集這話是有出處的,他們在杜璟晉升中郎將前,都出手搶過。倒不是全是因為欣賞,這年頭找個精明能幹,不用操心的部署,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而杜璟知道老候是愛面子的,也是點頭稱是,笑著應和:“末將能有今天,全憑大帥提攜。還和過去一樣,大帥怎麼說,末將怎麼做。”
花花轎子人人抬,老侯自然清楚,杜璟的晉升全憑個人的戰功。但這小子當著這麼多人捧他,讓老侯的面上增色不少。
於是,侯君集無所謂的擺了擺手:“機會給再多,也要爭氣才行!”
此次的大軍的前鋒是牛進達,是由房相指定的,侯君集沒辦法改。但以杜璟的能耐,當個副將又委屈了。思來想去,老侯給他找個活兒。
以中軍副將的身份,率領三千精騎星夜馳援松州,他率領後續的人馬領齊裝備,五日後出發。
侯君集授杜璟全權,在他沒有抵達松州之前,可帶他行事,與松州都督韓威同守松州。總而言之,不管他怎麼做,松州城,絕不能丟,這關係到朝廷的臉面。
接過令箭,杜璟應了一聲喏,隨即鄭重表示:“如果城池丟了,那隻能說明末將已經戰死了。”
好!侯君集擊節讚歎:“硬是要的,這才是老夫認識的灰鯨!”
而杜璟轉身之後,侯君集也擺了擺手示意諸將退下。但身為副帥的張亮,卻沒有走,反正坐在椅子上,就直勾勾的盯著侯君集。
過了好一會兒,才開口道:“君集兄,你別忘了,我可是有言在先的?”
同為秦王府舊將出身,侯君集自認為了解張亮,俠氣,仗義疏財,能與將士同甘共苦,所以很多人願意拜他為義父。
可自從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