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蘭Y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7章 孟子·齊桓晉文之事章,俠影美顏,德蘭Y,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百姓之不見保,為不用恩”,即不能“推恩”。因為按照儒家說法,仁愛是有等級的,先“親親”,後“仁民”,最後才是“愛物”。現在宣王既能“愛物”,那理應能夠“仁民”了。這樣,就打消了宣王的畏難情緒,調動了他行王道的勇氣。在這基礎上再正面說理,應該如何推恩,推恩的好處,不推恩的害處,並以古人為榜樣,鼓勵宣王效法古人,語重心長地請宣王深思猛省。至此,宣王除了預設之外,已無話可說,孟子又取得第二回合的勝利。
再次,排除宣王“保民而王”的巨大障礙。孟子深知此時的宣王,雖然理性上已不得不承認王道學說是有道理的,但是他的靈魂深處還存在以戰圖霸的“大欲”,憑武力統一天下這一條所謂“捷徑”的幻想,而這是行王道的巨大障礙。“不破不立,不塞不流”,因此,孟子主動挑起第三回合的論辯,以便把問題講深講透,將障礙排除。這裡,孟子又採用了欲擒故縱的迂迴戰術,避免一上來就正面強攻,直接點穿。他故作不知,反覆設問,旁敲側擊,先逼出宣王自己說“將以求吾所大欲”,再逼出宣王自己說“吾不為是也”,在這基礎上,才以排山倒海、不容申辯的氣勢,連用“闢土地,朝秦楚”等四個排比短語,揭示了宣王“大欲”的實質;緊跟著,用“緣木求魚”作喻,點出圖霸根本不可能實現,讓宣王死了這條心。但宣王還是不死心,認為孟子言過其實。孟子乾脆乘勝追擊,強調指出“緣木求魚”,只是徒勞無功,而以武力圖霸,將招惹災禍。為使宣王心服,再用“鄒與楚戰”作喻,點明勝負、強弱之理。至此,宣王也不得不承認孟子所說是完全正確的。破了以後就得立,最後孟子又用一連串排句從正面為宣王描繪了一幅“發政施仁”以後的美好圖景,與上文形成鮮明對比。這正打中了宣王好大喜功之心,宣王不得不為之心折,說了一番誠懇請教的話,表示願意試行“王道”。透過第三回合的論辯,孟子才完全取得勝利。
最後,向宣王闡述“保民而王”的施政綱領。在宣王虛心求教、願意試行的基礎上,孟子這才拿出他的一整套施政綱領來。這個綱領的要點有二:一是“制(規定)民之產”(富民),二是“謹庠序之教”(教民)。先使民“仰事俯畜”無虞(即達到溫飽水平),這是“王道之始”;再使民懂得禮義,這是“王道之成”。在孟子看來,除士之外,一般百姓沒有“恆產”就沒有“恆心”,也就沒法講求仁義(與管子《牧民》所說“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之意有相近之處)。這裡雖然存在著封建士大夫鄙視勞動人民的不正確成分,但是這一看法,已初步接觸到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關係問題,具有樸素的唯物主義成分,在當時應該說是一種進步的觀點。
當然,孟子的“王道”主張,最終還是寄託在封建統治者肯發善心、並懂得推恩的基礎上,在戰國列強紛爭的情況下,這隻能是一種不切實際的幻想。正因為如此,所以孟子雖能言善辯,說得齊宣王口服心服,但事後宣王並沒有真正採納孟子的主張,並付諸實施。孟子在齊國呆了幾年,也曾多次企圖說服宣王行王道,但始終不得志,結果只能悻悻離去。
但從論辯的角度說,確實不愧為大手筆。全文先後有序,環環相扣:王天下的關鍵在乎保民;保民的前提是要有不忍之心;不忍之心要不斷髮揚推廣,即善於推恩;推恩的具體表現是擯棄武力征戰,重視富民、教民。真好比一路斬關奪隘,最終直搗黃龍,值得認真體會學習。
三、比喻精當,氣勢磅礴。
在先秦諸子的著作中,多數善於運用寓言、比喻來闡明抽象、深奧的道理,而孟子尤為突出。漢代趙岐在《孟子題辭》中說孟子的文章“長於比喻,辭不迫切,而意以獨至”,是頗有道理的。
本文多處運用比喻來說理,在第二大部分的論述中已有涉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