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蘭Y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9章 孟子·梁惠王上1.1,俠影美顏,德蘭Y,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作者:【先秦】孟子
孟子見梁惠王[1]。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2]?”
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3]。王曰‘何以利吾國?’大夫曰‘何以利吾家[4]?’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徵利而國危矣[5]。萬乘之國[6],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萬取千焉,千取百焉,不為不多矣[7]。苟為後義而先利,不奪不饜[8]。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後其君者也。王亦曰仁義而已矣,何必曰利?”
註釋:
[1]梁惠王:即魏惠王(前369—前319年在位),戰國時魏國國君。名罃。“惠”是其死後的諡號。魏惠王在位時,因迫於秦國的壓力,將都城從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遷到大梁(今河南開封),故亦稱梁惠王。[2]以上三句意為,老先生,不遠千里而來,那麼將給我的國家帶來什麼利呢?亦:則。[3]以上兩句意為,大王何必說利?只有仁義罷了。亦:只;僅僅。[4]家:大夫的封邑,又稱采地。[5]此句意為,上下互相爭奪利,國家就危險了。交徵:互相爭奪。徵:奪取。[6]乘(shèng):量詞。古代用四匹馬拉的一輛兵車叫一乘,一乘有甲士三人,普通兵卒七十二人,共七十五人。諸侯國的大小以兵車的多少來衡量,萬乘之國為當時的大國。[7]以上三句意為,萬份中佔有千份,千份中佔有百份,不算是不多。[8]以上兩句意為,如果人們把義放在利之後,不全部奪取就不會滿足。饜(yàn):滿足。
原邊注:
“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禮記·大學》)
點評:
本章為《孟子》一書首章,從梁惠王稱孟子為“叟”,知是孟子游歷晚期事,列為首章,關乎全書主旨也。據學者考證,孟子在滕國推行仁政失敗後(參見2.13、2.14、2.15),聽說魏惠王招賢納士,於是率領門徒,“後車數十乘,從者數百人”(6.4),浩浩蕩蕩來到魏國。孟子到魏國時,梁惠王正經歷了一連串的軍事失敗,故急迫地問:能給我的國家帶來什麼利益?於是二人有了這場關於義利的著名對話。
朱熹說:“義利之說,乃儒者第一義。”故這段文字被列為《孟子》的開篇,可能不是偶然的,它既是對當時社會狀況的反映,也是理解《孟子》一書的關鍵。孟子生活的戰國中後期,周代以來的禮樂制度徹底崩壞,如何重建政治秩序成為急迫的現實問題,在這一問題上存在著不同的認識和看法。法家主張對內富國強兵,對外武力擴張,希望透過暴力重建政治秩序,其所行乃霸道;而以孟子為代表的儒家則主張行仁政、王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7.9),希望以仁義重建政治秩序。故孟子的義利之辨不只是一個利益分配的問題,而首先是政治秩序重建,是行霸道還是王道的問題——以仁義重建政治秩序是為王道,以暴力實現政治統治則為霸道。需要說明的是,梁惠王“何以利吾國”的“利”並非一般意義上的利,不是民眾的物質利益,而是指攻佔別國的土地,殺戮別國的民眾,是“欲以富國強兵為利”(趙岐注),實際是梁惠王擴張疆土,臣服秦、楚的“大欲”。故針對梁惠王的發問,孟子明確回答:“大王何必說利?只有仁義罷了。”孟子所說的義或仁義是指公正、正義,以及人與人之間的良善關係。孟子的義利之辨具有不同的內涵和層面。義利之辨的第一個層面是說,我們不能在一個沒有道德原則,沒有正義、秩序的環境中去追求利,在這樣的環境中如果人們還一味地追求利,那隻能是諸侯想著去取代天子,大夫想著去殺害諸侯,士想著篡奪大夫,只能使社會陷入更大的混亂之中。孟子告誡人們,在一個無序、混亂的社會中,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