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蘭Y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8章 《莊子·齊物論》,俠影美顏,德蘭Y,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存而不論;六合之內,聖人論而不議。春秋經世先王之志[5],聖人議而不辯。故分也者,有不分也;辯也者,有不辯也。曰:何也?聖人懷之[6],眾人辯之以相示也[7]。故曰辯也者有不見也。夫大道不稱,大辯不言,大仁不仁[8],大廉不嗛[9],大勇不忮[10]。道昭而不道,言辯而不及,仁常而不成[11],廉清而不信[12],勇忮而不成。五者園而幾向方矣[13],故知止其所不知,至矣。孰知不言之辯,不道之道?若有能知,此之謂天府[14]。注焉而不滿,酌焉而不竭,而不知其所由來,此之謂葆光[15]。

註釋:

[1]以下兩句是說,道無處不在,而未曾有彼此之分;言未曾有定說。常,是非標準。[2]為是而有畛(zhěn):為了一個“是”字而有了界限。畛,界限。[3]倫、義:綱紀法度。倫,猶紀。義,通“儀”,法度禮數。[4]六合:指東西南北上下。[5]春秋經世先王之志:古史上有關先王治世的記載。[6]懷之:指默默體認一切事理。[7]相示:互相誇示。[8]大仁不仁:大仁是沒有偏愛的。[9]大廉不嗛(qiān):大廉是不遜讓的。[10]大勇不忮(zhi):大勇是不傷害的。忮,害,傷害。[11]仁常而不成:仁守滯一處便不能周遍。常,指固定在一方。[12]廉清而不信:過分廉潔就不真實。[13]園:據奚侗之說,《淮南子·詮言訓》“園”字作“無棄”,應據《淮南子》訂正。[14]天府:自然的府庫,形容心靈涵攝量的廣大。[15]葆光:潛藏的光明。

原邊注:

“封”,就是界限。莊子開啟了一個無窮的時空系統,突破種種界限,從宇宙的規模去打通隔閡和爭議。

故昔者堯問於舜曰:“我欲伐宗、膾、胥敖[1],南面而不釋然[2]。其故何也?”舜曰:“夫三子者,猶存乎蓬艾之間[3]。若不釋然[4],何哉?昔者十日並出[5],萬物皆照,而況德之進乎日者乎[6]!”

註釋:

[1]宗、膾、胥敖:三個小國名,虛擬之名。[2]南面:君位,指臨朝聽政。不釋然:耿耿於懷,芥蒂於心。[3]存乎蓬艾之間:生存於蓬蒿艾草之間。[4]若:汝,你,指堯。[5]十日並出:這也是寓言,借來譬喻光明廣大,普照萬物。[6]進:勝過。

原邊注:

莊子在這裡以“十日並出”形象化地描述心靈的開放,與儒家主張的“天無二日”(《禮記·曾子問》)形成鮮明的對照。而且“十日並出,萬物皆照,而況德之進乎日者乎”還隱含性地喻示著內聖(“以明”之心)可以開創出萬民受惠的外王之道的成果。

齧缺問乎王倪曰[1]:“子知物之所同是乎[2]?”曰:“吾惡乎知之!”“子知子之所不知邪?”曰:“吾惡乎知之!”“然則物無知邪?”曰:“吾惡乎知之!”雖然,嘗試言之。庸詎知吾所謂知之非不知邪[3]?庸詎知吾所謂不知之非知邪?且吾嘗試問乎女:民溼寢則腰疾偏死[4],?然乎哉?木處則惴慄恂懼[5],猨猴然乎哉?三者孰知正處?民食芻豢[6],麋鹿食薦[7],蝍蛆甘帶[8],鴟鴉耆鼠[9],四者孰知正味?猨猵狙以為雌[10],麋與鹿交,?與魚遊。毛嬙麗姬[11],人之所美也;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麋鹿見之決驟[12]。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自我觀之,仁義之端,是非之塗,樊然殽亂[13],吾惡能知其辯!齧缺曰:“子不知利害,則至人固不知利害乎?”王倪曰:“至人神矣[14]!大澤焚而不能熱,河漢沍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飄]風振海而不能驚。若然者,乘雲氣,騎日月,而遊乎四海之外。死生無變於己,而況利害之端乎!”

註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紅羅血影

文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