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蘭Y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5章 【宋】蘇軾《日喻》,俠影美顏,德蘭Y,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日喻
作者:【宋】蘇軾
生而眇者不識日,問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狀如銅盤。”扣盤而得其聲。他日聞鍾,以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燭。”捫燭而得其形。他日揣龠[1],以為日也。日之與鍾、龠亦遠矣,而眇者不知其異:以其未嘗見而求之人也。
道之難見也甚於日,而人之未達也,無以異於眇。達者告之,雖有巧譬善導,亦無以過於盤與燭也。自盤而之[2]鍾,自燭而之龠,轉而相之,豈有既[3]乎!故世之言道者,或即其所見而名之,或莫之見而意之:皆求道之過也。
然則道卒不可求歟?蘇子曰:道可致[4]而不可求。何謂“致”?孫武曰:“善戰者致人,不致於人。”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學以致其道。”莫之求而自至,斯以為“致”也歟?
南方多沒[5]人,日與水居也,七歲而能涉,十歲而能浮,十五而能沒矣。夫沒者,豈苟然哉?必將有得於水之道者。日與水居,則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識水,則雖壯,見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問於沒人,而求其所以沒,以其言試之河,未有不溺者也。故凡不學而務求道,皆北方之學沒者也。
昔者以聲律取士,士雜學而不志於道;今也以經術取士,士知求道而不務學。渤海[6]吳君彥律,有志於學者也,方求舉於禮部[7],作《日喻》以告之。
註釋:
[1]龠(yuè月):管樂器,形狀如笛。[2]之:到,這裡有輾轉變易的意味。下文“之龠”的“之”義同。[3]既:止,盡。[4]致:使事物自然而然到達。[5]沒:潛水。[6]渤海:舊郡名。《舊唐書·地理志》:“滄州上,漢渤海郡,隋因之,武德元年改為滄州。”今屬河北。唐、宋入有稱郡望的習慣。據《宋史·地理志》,河北路濱州,徽宗大觀二年賜渤海郡名,已在蘇軾身後,本篇“渤海”當不指此地。[7]禮部:宋代尚書省官署名,主持進士科考試是其任務之一。考試舉行於京師,稱禮部試或省試。
賞析:
本文據傅藻《東坡紀年錄》謂作於宋神宗元豐元年(1078)十月十二日,《烏臺詩案》作“十三日”。其寫作緣由,末尾交代得很清楚:“渤海吳君彥律,有志於學者也,方求舉於禮部,作《日喻》以告之。”寫作背景及用意,篇末也有說明:“昔者以聲律取士,士雜學而不志於道;今也以經術取士,士知求道而不務學。”“經術取士”,指神宗熙寧四年(1071)二月,根據王安石的建議,下詔罷詩賦及明經諸科,改用經義、策論試進士。於是,一般士子專在經傳註疏中討生活。八年六月,王安石《三經(指《詩》、《尚書》、《周禮》)新義》頒行以後,“士趨時好,專以王氏《三經義》為捷徑,非徒不觀史,而於所習經外,他經及諸子無復讀者。故於古今人物及世治亂興衰之跡,亦漫不省”(朱弁《曲洧舊聞》卷三)。在蘇軾看來,舊制“以聲律(詩賦)取士”,士子旁搜遠紹,所學繁雜,固然沒有專心致志去探索儒家經世之道(“雜學而不志於道”);如今“以經術取士”,則士子又急於求成,取徑狹窄,只傳王氏一家之說,“知求道而不務學”,走的又何嘗是正路!因此,他才以日為喻,提出自己的見解。這點意思,《烏臺詩案》中蘇軾供詞說得更為明白:“元豐元年,軾知徐州。十月十三日,在本州監酒正字吳琯鎖廳得解,赴省試。軾作文一篇,名為《日喻》,以譏諷近日科場之士,但務求進,不務積學,故皆空言而無所得。以譏諷朝廷更改科場新法不便也。”《詩案》供詞有逼供成分,力求“上綱”,但也有可供參證之處。
文章一開頭,就講了一個“生而眇者不識日”的故事。有人告訴盲人“日之狀如銅盤”;也有人告訴他“日之光如燭”。無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