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蘭Y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9章 【宋】蘇軾《留侯論》,俠影美顏,德蘭Y,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以見忍的極端重要性,說明圯上老人何以要“出而試之”。又概述老人“深折”張良的情景,證明他的舉動確實是對張良的考察試驗。前者是從動機講,後者是從事實講,行動的目的則是“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謀”(這句系用《論語·衛靈公》“小不忍則亂大謀”語意,即上文所謂“聖賢相與警戒之義”),後來的結果則是使張良達到了“秦皇帝之所不能驚,而項籍之所不能怒”的境界。
以上都是就張良早年的兩件事而言,第四段又舉他後來在劉邦項籍鬥爭中的一個例證以實之。沒有這個例證,張良在圯上的表現,可以視為偶然;有了這個例證,上面的論證才開花結果,落到實處。這段的精妙之處在於,作者不是孤立地講張良,而是聯絡到劉、項兩家的鬥爭來舉例。文中把劉邦之所以勝和項籍之所以敗,歸結為能忍和不能忍,而以韓信求假封為齊王的事例,把劉邦之能忍歸結為系由張良成全,不僅說明了能忍對於張良、對於劉、項的事業的重大意義,還說明了圯上老人的啟導所起的巨大作用,大大增強了通篇議論的說服力。末尾以揣度作結,謂子房的狀貌也表現出能忍的特徵,思致新穎,風調翩翩,餘味不盡。
張良一生功業的取得,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能忍起了重要作用,卻無疑義,此文扣住能忍、不能忍,反覆論說,見解精闢,辭氣雄辯。因為始終圍繞一個意思說,所以能把問題講得深透,也能使文章奇正相形,虛實相生,變化無窮。文中論張良的忍,就有正說,有反說,有歷史引證,有當代人物作為陪襯,末尾還借司馬遷文加以點染,使文章妙趣橫生。通篇主意本來是論張良能忍,但大半篇幅(整個二三兩大段)又全是講他不能忍,可以說,通篇結構是用他的先不能忍證出他的其後能忍,可稱一奇。明人楊慎《三蘇文範》說:“東坡文如長江大河,一瀉千里,至其渾浩流轉,曲折變化之妙,則無復可以名狀,而尤長於陳述敘事。留侯一論,其立論超卓如此。”王慎中稱“此文若斷若續,變幻不羈,曲盡文家操縱之妙”(茅坤《宋大家蘇文忠公文鈔》卷十四引),都頗能道出此文特色。細讀原文,我們會發現通篇不作一平庸句,不作一平鋪直敘語,所以為後世學文者視為範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