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蘭Y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章 【宋】王安石《送項判官》《半山春晚即事》,俠影美顏,德蘭Y,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1、王安石《送項判官》
作者:【宋】王安石
斷蘆洲渚落楓橋,渡口沙長過午潮。
山鳥自鳴泥滑滑,行人相對馬蕭蕭。
十年長自青衿識,千里來非白璧招。
握手祝君能強飯,華簪常得從雞翹。
賞析:
這是一首送別詩。項判官生平未詳。宋代的判官一般為州府或節度、觀察等使的佐吏,主管判斷公事,在地方官中雖非正職,但地位相當重要。
詩的開頭兩句寫送別時所見的景物。首句“洲渚”是由江中泥沙沖積而成的小洲,可見送別的地點是在江畔渡口。“斷蘆”和“落楓”點明時間是西風蕭瑟的深秋季節。次句“沙長”與“午潮”密切相關,由於午潮已過,隨著潮水的退落,原來被水淹沒的岸邊沙灘皆呈現在眼前,顯示送別的時間是過午以後。
第三、第四兩句記渡口所聞所見。“山鳥”是指一種捕食小蟲的禽鳥,俗稱“山雞”,又名“雞頭鶻”,它常發出“泥滑滑”(滑,讀作“古”)的鳴叫聲,南方人便稱這種鳥為“泥滑滑”。“泥滑滑”三字,是山雞鳴叫的諧音,寫得頗為有趣。第四句概括描述了這個渡口車來馬往、熙熙攘攘的情形。“蕭蕭馬鳴”出自《詩經·小雅·車攻》;這裡的“馬蕭蕭”,本於杜甫《兵車行》中的“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的詩句,與上句“泥滑滑”成對,也是諧音。作者運用唐代詩人的句子,寫情寫景,妙到毫端,卻又各不相犯,足以見其筆力。
第五、第六兩句寫與項判官的情誼以及項判官的為人。第五句包括了兩個典故:“十年”用《禮記·曲禮》中的“十年以長,則兄事之”;“青衿”出自《詩經·鄭風·子衿》“青青子衿”。《毛傳》雲:“青衿,青領也,學子之所服。”這句是說,兩人的年齡大約相差十歲,親如兄弟,最初認識的時候,彼此都還是沒有官職的學子。第六句“白璧招”用《韓詩外傳》“楚襄王遣使持金十斤,白璧百雙,聘莊子為相,莊子固辭”一事,指項判官為官廉潔,他千里迢迢來此,並不是貪圖榮華富貴。
結尾兩句,是臨別贈言。第七句的“強飯”化用平陽公主對漢武帝衛皇后說的話。衛皇后即衛子夫,原是平陽公主家中的一名歌女。她初入宮時,平陽公主拊其背曰:“行矣!強飯勉之。即貴,願無相忘!”(《漢書·外戚傳》)第八句的“簪”,指系發於冕的簪,“華”是形容詞,言其美。“雞翹”,是鸞旗車的俗稱。這種車上的旗杆插有彩色羽毛。這兩句是希望項判官保重身體,努力加餐,將來一定高車大馬,前途無量。
此詩與一般的贈別之作不同,作者沒有渲染當時的離情別緒。前後八句脈絡分明,用一個“真”字貫穿始終。前四句寫景,詩人把送別時耳聞目睹的真情實景加以描敘,使渡口的情形歷歷如在目前,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山鳥”一聯,命意造境,別開生面,借前人名句,為己所用,而又不露痕跡,波瀾起伏,情趣盎然。後四句敘情,表達了詩人真摯的感情。其中雖穿插了幾個典故,但用得精妙貼切,語重心長。後人謂王安石的詩在宋詩中有唐詩風調,這詩可作代表。
2、王安石《半山春晚即事》
作者:【宋】王安石
春風取花去,酬我以清陰。
翳翳陂路靜,交交園屋深。
床敷每小息,杖屨或幽尋。
唯有北山鳥,經過遺好音。
賞析:
半山,在今江蘇南京;宋時,從江寧東門到鐘山,這裡恰好為一半路程,故稱作半山。新法失敗後,作者晚年退居江寧,並於宋元豐年中(或作二年,或作五年)營建半山園,自號半山。本詩表現了他隱退生活的一個側面。
起首二句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