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蘭Y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1章 李朝威《柳毅傳》,俠影美顏,德蘭Y,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而得到的,並不是他所刻意追求的。他所追求的,只是道德的崇高和完美。錢塘君以極其粗暴的方式為龍女向他求婚,他大義凜然,表現出一種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大無畏精神。後來兩人結合生子,龍女曾問他兩個問題:一是當初為她傳書時是否想到過今天會同她結為夫妻?二是叔父請婚,他那樣堅決拒絕,是真的認為不可以呢,還是出於一種憤慨呢?柳毅的回答是:“僕始見君於長涇之隅,枉抑憔悴,誠有不平之志。然自約其心者,達君之冤,餘無及也。……夫始以義行為之志,寧有殺其婿而納其妻者邪?……善素以操真為志尚,寧有屈於已而伏於心者乎?”這些話充分地展示出柳毅光明磊落的胸懷和正直善良的性格。也就是說,追求道德的完美,是他立身做人的根本。對他來說,無私的“義行”和高尚的“操貞”,是超過一切的,包括對愛情婚姻的追求。與龍女的結合是他所願的,但不是他所追求的。所以他才說:“似有命者。”意思是這是命中註定的姻緣。非常明顯,柳毅是從道德的角度來考慮問題並決定自己的行動的。這裡作者僅僅以龍女因父母包辦婚姻所造成的不幸作為故事的背景,並無意於表現柳毅和龍女在婚姻問題上的自主要求。
不僅柳毅身上表現出義,而且其他幾個相關人物,如龍女、洞庭君、錢塘君,都是如此。龍女的義,主要表現在受恩知報上。她在請託柳毅為她傳書時就說:“脫獲回耗,雖死必謝!”以後,她有感於柳毅救她於水火之中的恩義,便鍾情於他,而且堅定執著地追求,遭受挫折也不改變,一直到實現自己的願望。用她對柳毅的話來說,是:“涇川之冤,君使得白,銜君之恩,誓心求報。”“雖為君子棄絕,分無見期;而當初之心,死不自替。”她追求愛情的過程,就是報恩的過程,也就是表現她的義行和義氣的過程。就在他們結為夫妻,柳毅非常高興地表示“從此以往,永奉歡好”時,龍女仍然強調地對柳毅說:“勿以他類,遂為無心,固當知報耳。”兩個人都是重義的,有義才有情,可以說,他們兩人的愛情是建立在“義”的基礎之上的。這一點,從愛情描寫的角度看,跟《霍小玉傳》和《任氏傳》等唐人傳奇中描寫愛情的名篇有所不同,是很有特色的。柳毅由並無意於愛龍女,發展到後來愛上了龍女,並高興地同她結合,並不是出於慕色,而是有感於龍女的情義。
洞庭君與錢塘君對於龍女的遭遇,也是同情和充滿義憤的。兩人性格不同,前者主要表現為悔恨與自責,而後者則表現為狂暴與復仇。這一點,表現形式雖有不同,但與柳毅的態度其實是完全一致的。而且他們對柳毅的俠義行為和高尚品質都是十分感謝和讚揚的。洞庭君一接到柳毅傳來的龍女之書,就十分感動地說:“公陌上人也,而能急之。幸被齒髮,何敢負德!”即便是性情粗暴的錢塘君,求婚時頗有失禮之處,但對柳毅也是“盡禮相待”,而且十分感謝地說:“女侄不幸,為頑童所辱。賴明君子信義昭彰,致達遠冤……饗德懷恩,詞不悉心。”作為一個氣性剛烈的人物,逼婚實際上是他感恩戴德的一種特殊表現形式。這些都是洞庭君和錢塘君的義的表現。在這一點上,他們和龍女的態度和品格,都是一致的。
篇末作者發了一段議論,明確地揭示出這篇小說的作意:“隴西李朝威敘而嘆曰:五蟲之長,必以靈者,別斯見矣。人,裸也,移信鱗蟲。洞庭含納大直,錢塘迅疾磊落,宜有承焉。嘏詠而不載,獨可鄰其境。愚義之,為斯文。”就是說,他是為了表彰歌頌這些人物的“義”才創作這篇小說的。這裡的“義”,既包括救人於急難的柳毅,也包括受恩知報的龍女、洞庭君和錢塘君。
作者為了表達對柳毅的俠義精神和高貴品德的熱情讚美,在他的筆下,必得使有這樣義行和美好品質的人獲得最美滿幸福的生活,不只讓他娶一個美麗的化為人間女子的龍女為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