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蘭Y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章 白居易《賦賦》,俠影美顏,德蘭Y,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白居易認為賦源於古詩,草創於戰國時期的荀子與宋玉,恢弘於西漢時期的賈誼與司馬相如,並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上進化發展,踵事增華,諧四聲,祛八病,由駢賦演變成了聲韻格律更加規範的唐代律賦。
第二自然段為作者重點論述的部分,先敘唐代科舉試賦對於律賦逐漸形成、發展興盛的意義。唐代進士科以試賦取士,其中之試賦起初為僅僅遵循聲律對仗的駢賦,後來考慮到評判尺度的標準化、預防考生提前腹作的現象,試賦增設了點題、限韻等一系列限制,因此寫作要求更為嚴苛的律賦應運而生。正如文中所言“舉多士,命有司”,律賦在科舉考試中日漸興盛起來,而白居易《賦賦》就是一篇標準的律賦。文章首句點題,並限韻“賦者古詩之流”,篇幅短小,音韻流暢,嚴守律賦程式。
接著,再敘了賦體的基本特點及其審美價值。“義類錯綜,詞采舒布”,言其內容義類縱橫交錯、嚴整而有變化,形式辭藻鋪陳排比。另述其文辭合於宮律,言辭亦符合章句的要求。關於唐代律賦的審美價值,作者盛讚其中的工者妙者“究筆精”“窮指趣”“抽秘思”“騁研詞”,乃絕妙之辭、白鳳之姿,可謂金聲玉振,京師紙貴。另外,作者更是運用對比手法表明態度,認為這些律賦的價值成就毫不亞於班固《兩都賦》、左思《三都賦》,揚雄《長楊賦》《羽獵賦》無法相比,何晏《景福殿賦》、王延壽《魯靈光殿賦》亦未足稱道。如此讚語描述已足夠表現溢美之意,為進一步鋪陳渲染,更言到律賦“信可以凌礫風騷,超軼古今”,這種充滿誇張渲染意味的言辭雖略顯不實,卻也正是賦體創作必不可少的。
之後,又敘作賦的具體要旨,從內容與形式的關係方面提出了“立意為先,能文為主”的賦論主張。“立意為先”,即把賦作的主題內容、思想內涵放在首要位置,“義類錯綜”“酌遺風於三代,明變雅於一時”,以《詩經》及其變風變雅作為賦的創作典範。“能文為主”,即在重視內容思想的同時要強調賦作的文學藝術特徵。文采鮮明如白絹之彩繪,鬱郁乎文,溢於目前;聲韻鏗鏘如鐘鼓之響聲,洋洋乎文,充盈耳際。“華而不豔,美而有度”,詞藻雖華麗而不至淫豔,雖妍美卻有一定的法度。作者有關賦作內容與形式“為先”“為主”的敘述,清王芑孫《讀賦卮言·立意》亦嘗論及:“白傅為《賦賦》,以立意、能文並舉。夫文之能,能以意也,當以立意為先。辭譎義貞,視其樞轄;意之不立,辭將安附?”
第三自然段主要寫賦作具有“潤色鴻業”“發揮皇猷”的重要社會功用。作者將賦的源流追溯至古詩,因而認為賦與雅、頌同儔,可以潤美帝王之鴻業,發揚聖上之謀略。白居易此賦中治國安邦的鴻圖思想,班固《〈兩都賦〉序》就曾表達過同樣的語意。“潤色鴻業”源自班固“以興廢繼絕,潤色鴻業”語,“發揮皇猷”也和“宣上德而盡忠孝,雍容揄揚”之語意相同。
通觀《賦賦》這篇律賦,其中體現出的賦論思想與白居易整體的文藝思想相通,《賦賦》與其名作《與元九書》亦可合讀。《與元九書》雲:“豈六義四始之風,天將破壞,不可支援耶?”至《賦賦》中,作者贊賦體“四始盡在,六義無遺”,顯然,兩文對於四始六義的重視程度是一致的。而其《賦賦》將賦體拔高至雅、頌同儔的說法,後人念念不忘,清魏謙升《二十四賦品·序》雲:“樂天《賦賦》別裁偽體,以四始之流派,為六義之附庸,雖恥壯夫,實非小道。”白居易以賦論賦的獨特創作形式,同樣受到了後人的追捧和摹擬,清施補華就以“童子雕蟲篆刻”為韻作有《擬白香山〈賦賦〉》,清錢寀以“賦者古詩之流”為韻作有《擬白居易〈賦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