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蘭Y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7章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記》,俠影美顏,德蘭Y,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作者:【唐】柳宗元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1],為嵁[2]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3]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遊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悽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同遊者:吳武陵、龔古、餘弟宗玄[4]。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註釋:
[1]坻(chi池):水中高地。嶼(yu雨):小島。[2]嵁(kān刊):不平的山岩。[3]佁(yi以)然:靜止貌。佁,一本作“怡”。[4]吳武陵(?—834):唐信州(治今江西上饒)人,一說澧州(治今湖南澧縣東南)人。元和進士,以史才直史館,旋因事流放永州,與柳宗元交往。工詩文,柳宗元稱其才氣壯健。龔古:人名,生平未詳。
賞析:
這是《永州八記》的第四篇。題中有個“至”字,第一段即緊承上篇《鈷鉧潭西小丘記》,寫從小丘西行“至”小石潭的經過。“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於是“心樂之”,欲尋聲而往,一窺究竟;但為叢篁所隔,無路可通,便下決心“伐竹取道”。“伐竹取道”四字,用行動寫心情,坐實了前邊的“樂”字。到了“下見小潭,水尤清冽”,見得力氣沒有白費,其“樂”更不待言。這幾句,既與前篇聯絡,點出小石潭的環境,又表現了發現小石潭的喜悅心情。未見小潭,先聞水聲;因聞水聲,即覓小潭。行文曲折,引人入勝。
第二篇《鈷鉧潭記》著重寫潭源冉水的奔注、屈折、蕩擊,潭本身寫得很少。這一篇,則著重寫小石潭本身。
作者於“下見小潭”之時讚美“水尤清冽”。接下去,即在“清”字上作文章。要寫出水如何“清”,是比較困難的;作者卻因難見巧,寫出了兩段妙文。
他先撇開“清”,從“小石潭”的“石”字上落墨,寫這個潭“全石以為底”;在靠近四周石岸的地方,又從潭底突出若干形態各異的石頭,有的像坻,有的像嶼,有的像嵁,有的像巖。石上滿是青樹翠蔓,在微風裡“蒙絡搖綴,參差披拂”。可以想見,那翠帶似的蔓條有的在空際搖曳,有的在水面飄拂,甚或浸入水裡。寥寥數語,寫景如畫。
以上是寫石潭的形狀,也是寫潭水之所以“清”。就文章的脈絡說,分明是從“水尤清冽”生髮出來的。試想,一個以“全石”為底、又被遍生青樹翠蔓的石坻、石嶼、石嵁、石巖環繞的水潭,怎能不“清”?當然,如果潭源之水挾泥沙而俱下,那又是另外一回事。可是前面的“聞水聲,如鳴佩環”,不是已經暗示出潭源之水也是“清冽”的嗎?
就潭狀寫出了潭水之所以“清”,自然要進一步寫潭水如何“清”。
“潭中魚”幾句,不太細心的讀者會認為只不過寫魚罷了。其實不僅寫魚。大畫家只畫飛蟲,不畫天空;只畫游魚,不畫清水。但由於蟲的確在飛,魚的確在遊,因而在欣賞者眼前,就出現了天空,出現了清水。這裡寫“潭中魚”的幾句,正是採用了這種以實見虛的寫法。“皆若空遊無所依”,脫胎於前人的創作。但東晉袁山松的“其水十丈見底,視魚遊如乘空”(《宜都山川記》記夷水入江處);南朝梁吳均的“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與宋元思書》);北魏酈道元的“綠水平潭,清潔澄深,俯視游魚,類若乘空”(《水經注·洧水》);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