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蘭Y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章 解嘲,俠影美顏,德蘭Y,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章臺:秦國宮殿名。《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秦昭王想用十五城換取趙國和氏璧,趙王派藺相如奉璧入秦,在章臺獻給秦王。藺相如見秦王無換城之意,便用巧計完璧歸趙。[101]四皓:指秦漢之際東園公、綺裡季、夏黃公、用(lu路)裡先生等四隱士,四人鬚髮皆白,故稱四皓。漢初劉邦召之不出,後劉邦欲廢太子,呂后用張良計迎四皓,使輔佐太子,劉邦遂取消廢太子的打算,四人因此尊榮。[102]公孫:即公孫弘。漢武帝元光五年(前130)徵召賢才,公孫弘被錄取為第一名,待詔金馬門。[103]驃騎:指驃騎將軍霍去病。曾率兵擊匈奴,深入祁連山,殺敵甚多。[104]“司馬”句:司馬長卿,即司馬相如,字長卿。娶臨邛富商卓王孫之女卓文君,卓王孫終分財產給他。貲(zi資),指財物。卓氏,指卓文君之父卓王孫。[105]“東方朔”句:《漢書·東方朔傳》載,漢武帝賜肉群臣,近日暮,主持分肉的大臣未至,東方朔獨自割肉而去。次日漢武帝責問他,他自責說:“朔來!朔來!受賜不待詔,何無禮也!拔劍割肉,一何壯也!割之不多,又何廉也!歸遺細君(東方朔之妻),又何仁也!”武帝笑而寬恕了他。
賞析:
揚雄曾有過入仕的積極追求,漢成帝時他以文學侍從的身分,屢次作賦諷諫。“欲諫則非時,欲默則不已”的強烈政治慾望,促使他援筆寫就了傳世傑作《甘泉》《羽獵》《河東》《長楊》四賦。然而“賦勸不止”的現實,迫使他輟筆不為,轉而“好古而樂道,其意欲求文章成名於後世”,埋頭著書,成《太玄》《法言》《訓纂》等煌煌巨著。揚雄這種“用心於內,不求於外”的人生觀,與世俗格格不入,不為時人所理解,時而遭到嘲笑。《漢書·揚雄傳》說:“哀帝時丁、傅、董賢用事,諸附麗之者或起家至二千石。時雄方草《太玄》,有以自守,泊如也。或嘲雄以玄尚白,而雄解之,號曰《解嘲》。”就連敬慕揚雄的劉歆也很不理解,“謂雄曰:‘空自苦!今學者有祿利,然尚不能明《易》,又如《玄》何?吾恐後人用覆醬瓿也。’雄笑而不應”。為回擊別人的嘲笑,揚雄寫了這篇賦作。
解嘲,即對別人的嘲笑進行解釋辯駁。作者不是立足於自身經歷的正面敘述,而是有意避開自我,從古今廣闊的社會歷史背景中作側面的提示。作為社會普通一員計程車人,其命運是取決於社會,取決於時代的,那麼從整個社會的命運來看自我的遭遇,個人身世中很多錯綜複雜的問題則能得到透徹而深刻的解答。揚雄如此謀篇佈局,巧寓諷世疾俗之情於古今對舉的敘事之中,抒情委婉含蓄,刺世強烈辛辣,辯解微妙有力。所以他的這篇《解嘲》,前承東方朔的《答客難》而較之深刻,後啟韓愈的《進學解》而較之深廣。全文二嘲二解,自然構成兩個部分。前一部分主要揭示不能得志的社會原因,後一部分主要表明自己的人生態度。
首先,客嘲笑揚雄潛心作《太玄》,論理可謂深、高、大、細,臻於完備,然而不免“為官拓落”,這不是違背了做“人綱人紀”計程車君子的準則嗎?客一下子將揚雄推到“明盛之世”“不諱之朝”的社會對立面,突現了自我與社會、理想與現實的尖銳矛盾。究竟是自我對立於社會,還是社會拋開了自我?這是一個難以說清,也是不便說明的人生難題。作者巧妙地將自我與社會的矛盾,放到現實與歷史相違背的現象中來解答,這樣,便可以毫無顧忌地列述史實,將“往昔”與“今大漢”逐層對比:先是士人不同命運的對比。春秋戰國時代,諸侯紛爭,稱雄逞霸,“得士者富,失士者貧”,歷史的潮流將士人推向政治舞臺的最前列,入國事君,自由選擇;而漢代一統天下,思想一尊,隨著政治競爭的消失,人才的多寡無損於大漢帝業,因而“青雲”“溝渠”之殊,“卿相”“匹夫”之別,變在旦夕。這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