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蘭Y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章 尚德緩刑書,俠影美顏,德蘭Y,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束全文,實是尚德緩刑主題之高揚,亦是中國文化政治智慧之凝聚,意味深長。
《尚德緩刑書》無疑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意義。此書不僅深刻揭露了漢代黑暗殘暴的酷吏政治,而且體現出漢代士人直面黑暗政治,敢於為人民伸張正義的道德勇氣,力爭以文化理想扭轉現實政治的傳統風範。依中國文化,天道(相當於希臘斯多亞派學說之自然法),是人類普遍具有的道德人性的終極根源,亦是人類生活的終極法則。因此,政治法律都應當服從於天道這一終極法則,政治應當是道德政治而不能是刑法政治。在儒家士人看來,以刑治為特徵的法家政治,是違悖天道與人性的。路溫舒所提出的尚德緩刑,革除酷吏政治,思想依據即在於此。在漢代,酷吏以武帝之世為烈,而循吏(奉法循理之官吏)則以宣帝之世為盛(參南宋王應麟《困學紀聞》卷十五《循吏酷吏之出視上之趨向》條)。宣帝是雜用霸王道之君主,其政治局面之被逐漸扭轉,顯然是與漢代士人如路溫舒們的奮鬥努力分不開的。
《尚德緩刑書》也具有不容忽視的文學價值。第一,體現了西漢散文向上一路的醇厚風格。清代劉熙載《藝概·文概》說:“漢文醇厚”,“本經立義,秦亦不能如漢也”。又說:“漢家制度,王霸雜用;漢家文章,周秦並法。唯董仲舒一路無秦氣。”此文正是醇厚無秦氣的向上一路的漢家文章。這種醇厚的文風,是由深厚的情感和深厚的學養而生成。“死者不可復生,絕者不可復屬”等語,沉痛惻怛,不僅體現出作者對人類生命價值與尊嚴之維護,亦足見作者同情心之深厚。依據《春秋》大義以立論,則足見其學養之深厚。第二,論證嚴密,真實感強。作者援引歷史教訓,依據《春秋》大義,針對現實,提出革除酷吏政治的主張,進而層層分析酷吏政治的現象與本質,原因與結果,論證嚴密,使文章具有無可辯駁的說服力。但是,這種說服力又不僅來自推理分析,而且來自對現實存在的真實感受。文中揭發“治獄之吏自安之道在人之死”,“囚人不勝痛,則飾辭以視之;吏治者利其然,則指道以明之”,種種黑暗內幕,尤其援引當時俗語“刻木為吏,期不對”,反映人民對刑訊逼供所抱有的決不認供的共識,都具有極其強烈的真實感。這種真實感,系來自作者的切身經驗。《漢書》本傳載路溫舒出身獄史,歷官至廷尉史,可知他對刑獄上下之內幕,無辜人民之苦難,無不深深瞭解。唯溫舒與一般獄吏不同,他有未泯滅的良心,且“又受《春秋》,通大義”(本傳),更培養了他的良知。第三,駢散兼行,文句工儷,所以是標誌漢代文章從散文向駢文發展的一篇重要作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