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蘭Y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章 信陵君竊符救趙,俠影美顏,德蘭Y,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性也就凸現出來了。

“竊符救趙”一節,是後半部分最激動人心的文字,司馬遷把人物寫得“精神血氣,無所不具”,如見如聞。強秦是六國共同的敵人,趙、魏是唇齒相依的鄰國,趙國的平原君又是天下聞名的賢公子、信陵君的姐夫。當趙國首都邯鄲被秦兵包圍,危在旦夕的時候,平原君夫婦馳書求救於魏王和信陵君。行文至此,波瀾復起,魏王本已派老將晉鄙率十萬大軍救趙,不意秦王書來,橫加威脅。魏王懾於強秦的軍威,怕引火燒身,傳令晉鄙停止進軍,情況再趨嚴重。文情至此,雨驟風狂;信陵君的人格威望,受到了嚴峻的挑戰。他既擔心唇亡齒寒,又無法說服魏王進兵。在這緊急關頭,信陵君迫於公誼私情,別無選擇,準備帶領他的門客死士,同赴秦軍,與趙國共存亡。這當然是極其悲壯的抉擇,卻是一條以肉投餓虎的下策。偏偏在這生死存亡千鈞一髮之際,曾受過公子厚遇的侯生和朱亥,竟匿不見面。直到公子車騎過夷門,見侯生,主動告訴他準備赴秦軍決死的打算,侯生依然冷漠相待,辭以不能同行。讀文至此,不禁心頭一冷,以為趙必亡,魏必危,公子必死,而深恨人心若水,交道難論;卻不料公子引車去而復返,願聞過於侯生,引出侯生“竊符救趙”一番奇策高論,真如山窮水盡,忽又柳暗花明。至此信陵君頓消前念,用侯生之謀,如姬果然冒死為公子竊得虎符,朱亥果然為公子效命椎殺晉鄙,侯生也果然如約“北向自剄”以報公子,信陵君終於完成了卻秦存趙的不世之功。如姬之樂於冒死竊符,是因為公子藉士之力替她報了父仇。寫如姬,寫侯生,寫朱亥,都為了突出士的作用;寫士樂為公子用,願為公子死,又無不是著力刻畫公子的品節高義,深得人心。文章一起,從禮遇侯生緩緩寫來,信筆點染,娓娓而道。寫到強秦圍趙,漸覺風起雲湧,波翻浪急;及至卻秦存趙,則風馳電掣,四方輻輳,全文結穴。至此,每個人物都顯示了作用,對曩者朱亥之不謝公子,也作了交代。回觀前段緩緩寫來,似信筆點染之處,竟無一處閒筆;而信陵君為國忘身之忠,謙遜下士之誠,急人危難之義,都得到酣暢淋漓、入木三分的刻畫。一個崇高、豐滿的形象,終於矗立於歷史舞臺,在後世讀者心中,激起了永不平靜的波瀾,把司馬遷對信陵君無限傾慕之意,化作了讀者自己的感情,興起“微斯人吾誰與歸”的感嘆。

信陵君竊符救趙這篇文章,是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手法交相為用的產物,是史乘資料與“旁搜異聞”的和諧統一體,其間取捨增刪,都凝注著司馬遷的思想感情。比如,卻秦存趙之所以取得勝利,本非信陵君一人之力。當時楚國的春申君也曾率師救趙;平原君散家財、募死士三千人,卻秦軍三十里,也是取勝的重要原因(事見《史記·平原君列傳》)。司馬遷在這裡卻歸美於信陵君一人,表現出鮮明的感情傾向。司馬遷之所以如此傾慕信陵君,以滿腔激情歌頌信陵君,是與他自己的遭遇和政治思想分不開的。他在《報任少卿書》中說過“士為知己者用,女為說(悅)己者容”的話。他感慨世無知己,自己“雖有形而不彰,徒有能而不陳”;深嘆“何窮達之易惑,信美惡之難分”(《悲士不遇賦》)。當他身陷冤獄的時候,“交遊莫救,左右親近不為一言”(《報任少卿書》)。他從這種切身遭遇出發,熱切希望統治階級中出現信陵君那樣屈身下士的人物,使“才懷隨和,行若由夷”之士(其才智如隨侯之珠、卞和之璧一樣美,品德像古代許由、伯夷一樣高尚),終能展其奇策才力,建功立業。自然,他這種理想在封建社會里是註定了無法實現的,就連他筆下盡情歌頌的信陵君,也終於因讒被毀,鬱郁病酒以終,成了項羽、李廣一類的悲劇人物,這是時代的悲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紅羅血影

文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