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蘭Y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7章 【宋】胡銓《戊午上高宗封事》,俠影美顏,德蘭Y,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檜不能致陛下如唐虞,而欲導陛下如石晉”。彈劾奸臣不忘進諫皇上,直言極諫而又注意分寸,始終以國家和民族利益為上,趙構如良知尚存,當從諫如流,可惜他病入膏肓,已聽不進逆耳忠言,將好端端的國家前途給斷送了。在彈劾奸臣時,胡銓先彈劾王倫,後彈劾秦檜、孫近,而且在彈劾王倫時花了大量的篇幅,把批主和派的主要內容,都放在彈劾王倫這一部分。這也是服從於文章的總體構思的。王倫是一個狎邪小人,市井無賴,只是主和派的一名走卒而已,而且數犯法,有前科,臭名昭著。胡銓彈劾他,人人稱快,趙構也容易接受。因而胡銓把要批主和派的話都放在這兒說,放縱筆墨,大加撻伐,厲言正色,毫不留情,“不斬王倫,國之存亡未可知也”。但是,胡銓彈劾的主要物件是秦檜,這也是顯而易見的。秦檜是當朝宰相,是趙構的心腹,胡銓不能不講究一些策略。他在彈劾王倫時,開頭就說“頃緣宰相無識”,“無識”二字看起來責之不重,實際上已把王倫的罪過,一古腦都轉到秦檜名下。彈劾王倫結束後,又寫道:“雖然,倫不足道也,秦檜以心腹大臣而亦為之。”看似一個過渡句,但在全文分量很重。說王倫不值一提,言下之意,秦檜才是真正的元兇。一個“雖然”,就把秦檜墊上去了。心腹大臣本應忠貞不二,“而亦為之”,一個“而”,一個“亦”,把秦檜從心腹大臣的地位推到王倫的行列之中,又從王倫那兒提出來,屬於更不能容忍之列。王倫已立斬猶遲,秦檜就更不在話下了。

理由充分,證據確鑿,是原則性與策略性統一的又一表現。秦檜位在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權勢顯赫,孫近、王倫也是寵臣,如果沒有確鑿的證據,要彈劾他們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策略的。作者彈劾王倫列舉騙官、賣國、欺君之罪,並提出王倫典型的賣國言論加以批判;彈劾秦檜則先指出他是王倫的後臺,隨後引出曾開與秦檜之爭為證。曾開針對秦檜向金人求和,對秦檜說:“公當強兵富國,尊主庇民,奈何自卑辱至此!”又引用一些古語責備他,秦檜大怒說:“侍郎知故事,我獨不知!”依然我行我素。文章直接徵引了秦檜原話。從字面看,是要證明秦檜堅持錯誤,一意孤行,實際上是抓住了秦檜賣國的又一個證據。彈劾孫近,主要抓住他處處附和秦檜,同時引出自己與孫近的一段應答為證,論證他完全是取悅上級,空佔官位。王倫的賣國言論,秦檜對曾開的責斥,孫近敷衍作者的答辭,這些都是無可爭議的事實,都是奸臣賣國、誤國的鐵證。作者以此為據彈劾他們,理直氣壯,不容辯駁。文章反覆論述不能與金和議,用亡國之仇不可忘、祖宗天下不可讓的基本道理,勸趙構不要輕信奸臣妄說。從敵人無厭之求的本質和變詐百出的伎倆,從劉豫降敵而父子為虜的可悲下場,推論與金和議決沒有好的結果。從國勢、人心、士氣,最近戰事勝負的形勢,推論對金用兵未必為金所敗。前提正確,推論科學,具有不可置疑的邏輯力量。後來的事實也證明,一一都為胡銓所言中。紹興九年,秦檜接受和議,但金言而無信,僅一年時間,又大舉南下。岳家軍在人民的支援下,節節勝利,打出了一派大好形勢,如果岳飛不被害死,金兵決不能輕易得手。

原則性和策略性的統一,還體現在語言上,特別是排比句和反問句的運用上。全文大量運用排比句,並且經常間用表示決斷的感嘆句,氣勢磅礴,一往無前,節調鏗鏘,咄咄逼人,表現了作者一身正氣,將生死置之度外的英勇氣概。駁斥王倫謬論一段,義正辭嚴,表現得尤其突出。文中反問句使用頻率也很高。反問句多少帶有測度的語氣,商量的口吻,卻又決不可作否定的解釋。如:“曾童孺之所羞,而陛下忍為之耶?”“自變故以來,主和議者,誰不以此說啖陛下哉?”“天下後世謂陛下何如主!”“倘不得已而遂至於用兵,則我豈遽出虜人下哉?”幾個發問都給趙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紅羅血影

文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