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蘭Y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0章 【宋】辛棄疾《跋紹興辛巳親征詔草》,俠影美顏,德蘭Y,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跋紹興辛巳親征詔草

作者:【宋】辛棄疾

使此詔出於紹興之初,可以無事仇之大恥。使此詔行於隆興之後,可以卒不世之大功。今此詔與此虜猶俱存也,悲夫!

嘉泰四年三月門生棄疾[1]拜手謹書。

註釋:

[1]門生:作者表明和“親征詔草”代擬者陳康伯有師生關係。《宋史·高宗紀》:紹興三十一年十月丁巳(十八日),“召楊存中同宰執議於內殿,陳康伯贊帝定議親征”。

賞析:

我們先簡略介紹一下與本文有關的事實。“紹興辛巳親征詔草”為陳康伯代擬,而洪邁《容齋三筆·吾家四六》亦節錄此詔,或為洪邁所擬。《容齋三筆》節錄曰:“惟天惟祖宗,方共扶於基緒;有民有社稷,敢自佚於宴安。”“歲星臨於吳分,定成淝水之勳;鬥士倍於晉師,可決韓原之勝。”不管為何人所擬,這份詔書是要求朝野上下,中原軍民,同仇敵愾,抗金收復失地的動員令。“辛巳”指宋高宗紹興三十一年,即公元1161年;“隆興”是宋孝宗年號;“嘉泰”是宋寧宗年號,“嘉泰四年”即公元1204年,是辛棄疾寫此跋的時間。在詔草上題跋的還有何澹、謝深甫、陳讜、葉適等。

這篇短跋僅由四句話構成,第四句話是交代寫作時間,為此類跋文的通行格式;其餘三句,每句構成一個單獨的意思,字少情濃,寄慨遙深。

這篇跋文的特點何在呢?特點就在於獨特地抓住了“時間”——三個不同的歷史時期:紹興之初,隆興之後,嘉泰四年。

首句“使此詔出於紹興之初,可以無事仇之大恥”,如果在紹興初年實行這份詔書的戰略方策,就不致會有對敵稱臣納貢的奇恥大辱。次句“使此詔行於隆興之後,可以卒不世之大功”,如果在隆興之後,實行這份詔書的戰略方策,就可以建立歷史上少有的大功,報仇雪恨,收復失地。隆興間,因完顏亮被部下所殺,金國內亂,宋趁機收復一些失地,如兩淮州郡,卻因張浚草率失利,宋孝宗仍行媾和,山河破碎局面一如既往。第三句“今此詔與此虜猶俱存也”,今天——嘉泰四年,詔書猶存,國恥尚在,敵人依然氣焰熏天,鐵騎蹂躪著大好河山。作者抓住三個歷史時期,根據詔書在三個歷史時期的不同歷史效果,加以尖銳的對比,指出了南宋朝廷如何地坐失了大好戰機,導致喪權辱國的重大歷史教訓。作者在這裡不是信筆寫來,也沒有繁文縟詞,僅僅用三兩句話,就概述了南宋國策失誤的歷史過程,也將國家興亡的沉痛教訓,揭示了出來。這樣的語言,字凝句煉,無法再簡,而其中概括的歷史內容卻異常深邃,勝過萬語千言。

這篇文章是述事,但述中有慨。開始兩句,乍讀似無感情,細加品味,卻飽含濃烈情感,在語言的對比中包含著對南宋小朝廷的指責。這種感情隨著語言的變化而加深加濃。往事辛酸,不堪回首,戰機坐失,徒喚奈何!當作者回顧往昔時,已是字字血淚,一旦觸及今事,“詔”、“虜”俱存,他胸間蘊蓄的感情潮水,終於噴發而出,喟然長嘆,仰天一聲:“悲夫!”這喟嘆如巨浪排空,有無限的悲憤。熾烈的民族情感,如一股熱流,猛烈地衝擊著讀者的心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西遊:熊貓燒香就變強

胖子都是潛力股

異詭江湖:序列

西北擺爛真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