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峙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5章 不知是不是真敗,不留神,金峙嶼,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今天這一戰敗得好哇,勝過打贏。孤要感謝楊鋟鍔,若非他使用詭計吞掉成吉思汗祖孫兩萬鐵騎,二位大汗恐怕還會抱著坐山觀虎鬥的心理,帶著十萬騎兵做壁上觀,不肯用力苦戰,更不會死戰,我要用五萬兵攻打楊鋟鍔深溝高壘的三十萬之眾,的確有力不從心之感,但透過今天這一戰,這種態勢完全改變,二位大汗心意已堅,將跟我五華山軍同心協力、同仇敵愷,共同擊破楊鋟鍔軍。各位將軍、大人,這難道不是好事麼!”
帳中鬼將鬼吏這才恍然大悟,皆轟然叫好,起身向李正坤敬酒表示祝賀。
包王見此,皺著的眉頭皺得更緊,心頭直為陰廷打鼓:李正坤打敗了都是打贏,如此厲害之角色,朝廷有誰能與之對敵?
又不斷問候第一殿閻王蔣歆和國師季尋子:你們兩個老鬼惹誰不好,偏惹李正坤,眼看著禍事將近,孤倒要看你二鬼如何收場!
包王拿不準李正坤今天這一敗,到底是真戰敗,還是故意為之,估計問李正坤,李正坤也不會講實話,只得在心中一邊嘆罵,一邊豪飲,不覺沉醉,遂伏案而眠。
李正坤忙命親兵將包王扶去帳中歇息。
第二天,李正坤來到成吉思汗軍營,跟鐵木真和忽必烈商議道:
“楊鋟鍔深諳用兵之道,萬分勇猛,善於建造各種陷阱、機關,經營深溝高壘數十年,若要正面強攻突破,定然十分困難,且傷亡巨大,太不划算,莫若如此如此。”
說出一條計策來。
鐵木真和忽必烈聽了都鼓掌叫好,重申仍然遵照先前跟李正坤的約定,將戰場指揮權交給李正坤,他們祖孫二鬼皆願聽從調遣。
李正坤大喜,謝過二位大汗,便回到自己軍營。
李正坤立即派出兩路使者,一路往金沙江下游而來,進入楊堅、李淵軍營。一路偷偷渡過金沙江,繞過十殿閻王薛仁貴的軍營,秘密往東北而來,進入福臨軍營。
一個月後,兩路使者都已返回,李正坤知道了楊堅、李淵、福臨的態度,立即調兵遣將,先分出三萬兵馬,命伍璣奇、鍾健虎、高恪各統一萬,帶著火槍、大炮,速往下游楊堅、李淵防區而去。
分出一萬兵馬,命夏漱清統領,從金沙江上游秘密渡過江,在崑崙山麓埋伏。
他自統一萬兵馬,坐鎮軍營。
卻說楊堅、李淵得到李正坤通報,跟他們對峙數十年的陰廷金沙江水師,不僅主帥弓良伍早已偷偷離營,而且帶走十萬水軍,實力非常空虛,正可藉機一戰而定。
上次弓良伍離營,楊堅、李淵就坐失良機,這次弓良伍那廝又故伎重演,直直欺鬼太甚!楊堅、李淵決定起全營之兵跟金沙江水師一決高下。
李正坤又信守承諾,派手下大將伍璣奇統兵一萬,帶著火器前來助戰,楊堅、李淵再無猶豫,在伍璣奇帶兵到來之後,便立即點兵,啟動戰艦,向對金沙江對岸的陰廷水師發動進攻。
弓良伍帶兵東下之後,陰天子命駐防於金沙江水師背後的第十殿閻王薛禮和第三殿閻王餘勤,帶兵補充金沙江水師,加強防衛,勿使被隔江對峙的楊堅和李淵所乘。
薛王和餘王商議後,由余王帶兵充實金沙江水師,薛王帶兵仍駐原營,策應餘王。
戰鬥開始之後,餘王開初還算應付裕如,雖然他是文官,但金沙江水師畢竟還有許多將領留下,並未全隨弓良伍東下,加之餘王帶著數萬兵馬來填充水師軍營,雖然並非水軍,但在水軍將領的操練下,也算半個合格水師之兵了,因此,陰廷金沙江水師戰鬥力並不算太差,能跟楊堅、李淵之兵對陣。
可隨著戰鬥加深,餘王感到壓力不斷加大,有些力不從心了。
楊堅、李淵此來有恃無恐,因為二鬼知道金沙江水師沒有主帥,雖見餘王旗號,推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