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峙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5章 不知是不是真敗,不留神,金峙嶼,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正坤木木地對成吉思汗道:“大汗,孤願到你軍中領軍法!”
成吉思汗臉色鐵青,半晌怒吼一聲:“領什麼軍法?難道你堂堂五華山王爺就這麼認輸了不成!”
忽必烈用鞭梢指著對面高牆上的一處傘蓋,顫抖著說道:
“雖然看不太清,但朕敢肯定,那傘蓋下定是幸災樂禍的楊鋟鍔!楊鋟鍔以數萬鬼兵的代價換我兩萬鐵騎,可謂機心深厚,手段殘酷!李正坤小鬼兒,朕也要問你一句,你甘心認輸?”
李正坤咬牙道:“當然不會,但大丈夫一言既出,駟馬難追,孤也須領下大汗的軍法,然後再和楊鋟鍔決戰,如果不能擒著楊鋟鍔,孤便解散五華山王府,自縛前往平都山,向陰廷請罪!”
成吉思汗道:“既如此,請五華山王爺下馬領受軍法!”
李正坤翻身下馬,成吉思汗揚起馬鞭照著他兜頭猛抽三鞭,李正坤臉和脖頸上立即起了三道大印。忽必烈也舉起馬鞭狠抽了他三鞭,李正坤身上便再添三道鞭痕。
李正坤抱拳道:“謝二位大汗手下留情!”
帶著親兵上馬離去。五華山軍也奉命撒回。
回到軍營,包王正站在中軍大帳門口,等著李正坤得勝歸來,卻看見他帶著滿臉滿頸傷痕而回,驚得雙眼翻白,將黑臉襯得更黑:
“孤見你軍容甚整,也未見損兵折將,怎看你情形,象是戰敗而歸?”
李正坤請他進帳,詳細向他講述了戰鬥經過,包王說不清是該喜還是該憂:站在陰廷的角度來講,當然應該感到高興,成吉思汗祖孫一共只有十萬騎兵,經此一戰卻生生損失兩萬,可謂損失巨大,元氣大傷。
可站在李正坤舅舅的立場上講,似乎又該感到憂慮,因為戰前李正坤要成吉思汗祖孫聽他的,結果自己打自己的臉,還當眾領了軍法,被打得滿頭滿臉鞭傷,顏面威性何存?
不管站在哪個立場上,包王總該產生一種情緒才對,可包王不知道該站在哪個立場,因此拿不準到底是該喜還是該憂。呵呵。
李正坤回後帳換去鎧甲,穿上王便服出來。臉上頸上的傷早用復身白粉療治痊癒。
不一刻酒宴擺上,李正坤跟包王各據一案,在上首並排而坐,下邊分為兩列,除開高恪、夏漱清、伍璣奇、鍾健虎四將,還有軍中司馬、吏曹等將屬文吏。
王爺打了敗仗,誰都不敢敞開了喝,連說話都不敢高聲,帳中飲酒氣氛較以往沉悶何止萬倍。
尤其高恪和夏漱清,二將是隨著李正坤上戰場的,雖然五華山軍並未戰敗,但成吉思汗祖孫損失兩萬鐵騎,李正坤自責指揮不力,主動領了成吉思汗的軍法,被鐵木真和忽必烈當著三軍之面打了好幾馬鞭,頂著滿頭滿臉鞭傷回營。主辱臣死,二將如何安坐,趕緊下坐跪於帳中,磕頭領罪:
“啟稟王爺,今日之戰罪在某等二將,致使王爺千金之體受鐵木真祖孫鞭打,臣等罪該萬死,請王爺賜罪!”
李正坤下座親將二將扶起,溫言道:“是孤未識破楊鋟鍔詭計,方有此敗,跟二位將軍何關?如果孤因自己身過錯而遷怒二位將軍,豈非跟陰天子一樣昏憒。”
命二將回歸坐位,安心飲酒。
眾將吏皆感動萬分。
回到上坐,見包王眉頭緊皺,李正坤道:“小甥打了敗仗,想必包王舅舅心中替陰廷高興吧?”
包王嘆道:“按理應替朝廷高興,可孤就是高興不起來。你吃了一敗,接下來打算怎麼辦?”
李正坤道:“包王舅舅沒見今日成吉思汗祖孫的臉色,他們雙眼冒火光,額上青筋暴突,說話咬牙切齒,我敢說,如果楊鋟鍔在身邊,祖孫倆會撲上去,張口將楊鋟鍔活活啃光。因為自打二位大汗領兵以來,從未遭遇過如此慘敗。哈哈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