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峙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1章 歷練幾千年,不留神,金峙嶼,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鯀笑道:“為父知道汝沒有辦法,這不是帶著一幫鬼來相助於汝了嗎?”
禹又驚又喜:“父親大人有辦法助兒子上那道山樑?”
鯀說道,只需如此如此。
禹聽完瞠木結舌,半晌喃喃語道:“當真匪夷所思,非親歷不敢信也!”
鯀與他約定陰陽訊號,便率隊離去,卻不走河岸,驀然跳入波濤翻湧的河水之中,禹驚得毛孔賁張,急往河邊趕來,一邊大喊:
“父親大人——”
突然絆在一塊岩石上,摔倒在地,霎然醒來,群星已隱,河濤依舊,乃是南柯一夢。呵呵。
天色已漸明,禹從石上站起,於晨羲中往下游望去,那道山樑的豁口已隱隱可見。
禹跳下大石,回到營地,助手正在四處尋他。舜帝派出的使者已到營中,黃河水倒灌上游,已淹壞田園山林無數,舜帝責禹必須儘快疏通河道,否則議罪嚴處!
禹胸有成竹,毫不慌亂,命助手去打發使者,他自己則親自調動民工,攜足器具,往下游山樑趕來。
這道山樑是一面巨大的絕壁直插在河水之中,遠遠看上去,象是一塊天生地就的木板,絕壁下厚上薄,壁上光潔滑溜,寸木無生,想乘船到壁下攀爬上去,絕無可能。
絕壁跟兩邊山勢相連處很薄,人不能行,且相連處低窪,就算人能爬過相連之處,也會因地勢低窪而爬不上豁口,只能望之興嘆。
在絕壁中間天然生成一道月牙形大豁口,看起來離河水很近,如果能順著豁口開掘,一定比挖相鄰河段的山要快而高效得多,但有著如此優越地理特徵的絕壁卻上不去,簡直就是上天在此專門跟禹開了個玩笑一般。呵呵。
禹命民工散開,到山林裡砍伐樹木製作木槎,然後將木槎推入河水之中,讓木槎順著河水漂流。
禹又命在河岸邊立一根高竿,竿頂懸一匹黑練,杆下搭三張供桌,上列三牲、果食之祭。
禹點燃三根細木杆,類似於後來的香,跪在桌後,磕頭低語。因為聲音很小,沒有人能聽清說的是什麼。
眾人皆不解禹之意,都以為他要祈求河神相助。呵呵。
忽平地颳起一陣旋風,呼嘯如雷,高竿上的黑練獵獵飛舞,唬得眾人心驚膽顫。
再看河中,成千上萬木槎已漂至絕壁之下,紛紛自立而起,由下往上架疊,猶河神顯靈一般。
岸上數萬民工目瞪口呆,這種情形這輩子頭回見!
從午時開始,到傍晚時分,一座自河面而達山樑豁口的穩固的木槎橋便搭起了!
有了這座木槎橋,治水民工便可乘船到橋下,攜著工具爬上山樑豁口,將如履平地。
原先堪比登天還難的事情,一個下午竟然便神奇地解決了。
民工們發出震天動地的喝彩聲,紛紛跪在河岸邊磕頭祈禱,感謝河神顯靈。呵呵。
治水助手戰戰兢兢跪在禹面前,磕頭恭賀,不敢仰視。他們不敬佩虛無縹緲的河神,在他們眼中,能夠役使河神的禹才是驚天神人。
這件事後來一傳十、十傳百傳開來,漸至天下皆知,天下皆驚,人們都認為禹乃天神下凡。這為禹後來接替舜主宰天下,成為天下之主,開闢夏朝五百年基業,打下堅實民意之基。
當然,此為後話,表過不贅。
其實,用木槎搭橋是鯀的主意,他跟禹商定,禹製作好木槎之後,順著河水將木槎漂到山樑下面,由他組織鬼魂將木槎搭成橋,直達豁口。鬼魂可以站在河水之中,故能完成這種人根本不能完成的事情。
木槎橋搭成,禹命民工乘船到達山樑之下,沿著木槎攀上豁口,使用火燒石壁,然後用冷水澆淋的手法,炸裂石壁,成功沿著豁口掘至河床,打通了水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