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溢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章 附二:金華宗旨,元太祖鐵木真,丹霞溢光,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言證驗。宗旨將行之際,預作方便,勿多用心,放教活潑潑地,令氣和心適,然後入靜。
靜時正要得機得竅,不可坐在無事甲裡(所謂無記空也)。萬緣放下之中,惺惺自若也;又不可著意承當。凡太認真,即易有此。非言不宜認真,但真訊息,在若存若亡之間,以有意無意得之可也。惺惺不昧之中,放下自若也;又不可墮於蘊界。
所謂蘊界者,乃五陰魔用事。如一般入定,而槁木死灰之意多,大地陽春之意少。此則落於陰界,其氣冷,其息沉,且有許多寒衰景象,久之便墮木石。又不可隨於萬緣,如一入靜,而無端眾緒忽至,欲卻之不能,隨之反覺順適,此名主為奴役,久之落於色慾界。上者生天,下者生狸奴中,若狐仙是也。彼在名山中,亦自受用風月花果,琪樹瑤草。三五百年受用去,多至數千歲,然報盡還生諸趣中。
此數者,皆差路也。差路既知,然後可求證驗。
第六章·回光證驗
證驗亦多,不可以小根小器承當,必思度盡眾生。不可以輕心慢心承當,必須清事斯語。
靜中綿綿無間,神情悅豫,如醉如浴。此為遍體陽和,金華乍吐也。既而萬類俱寂,皓月中天,覺大地俱是光明境界。此為心體開明,金華正放也。既而遍體充實,不畏風霜,人當之興味索然者,我遇之精神更旺。黃金起屋,白玉為臺;世間腐朽之物,我以真氣呵之立生;紅血為乳,七尺肉團,無非金寶。此則金華大凝也。
第一段,是應《觀無量壽經》雲:“日落大水,行樹法象。”日落者,從混沌立基,無極也。上善若水,清而無暇。此即太極主宰,出震之帝也。震為木,故以行樹象焉。七重行樹,七竅光明也。(西北乾方,移一位為坎,日落大水,乾坎之象也。坎為子方,冬至雷在地中,隱隱隆隆,至震而陽出地上矣,行樹之象也。餘可類推矣。)
第二段,即肇基於此:大地為冰;琉璃寶地,光明漸漸凝矣;所以有蓮臺,而繼之佛現也。金性即現,非佛而何?佛者,大覺金仙也。此大段證驗耳。
現在可考證者有三:一則坐去,神入谷中,聞人說話,如隔裡許,一一明瞭;而聲入皆如谷中答響,未嘗不聞;我未嘗一聞。此為神在谷中,隨時可以自驗。
一則靜中,目光騰騰,滿前皆白,如在雲中;開眼覓身,無從覓視。此為虛室生白,內外通明,吉祥止止也。
一則靜中,肉身氤氳,如綿如玉;坐中若留不住,而騰騰上浮。此為神歸頂天,久之,上升可以立待。
此三者,皆現在可驗者也。然亦說不盡的,隨人根器,各現殊勝。如《摩訶止觀》中所云:“善根發相是也。”此事如人飲水,冷暖自知。須自己信得過方真。
先天一氣,即在現前。證驗中自討,一氣若得,丹亦立成。此一粒真黍珠也。一粒復一粒,從微而至著。有時時之先天,一粒是也;有統體之先天,一粒乃至無量是也。一粒有一粒之力量,此要自家願大,為第一義。
第七章·回光活法
回光循循然行去,不要廢棄正業。古人云:“事來要應過,物來要識過。”子以正念治事,即光不為物轉。當境即回,此時時無相之回光也。
日用間,能刻刻隨事返照,不著一毫人我相,便是隨地回光。此第一妙用。清晨,能遣盡諸緣,靜坐一、二時,最妙。凡應事接物,只用返照法,便無一刻間斷。如此行之,三月、兩月,天上諸真,必來印證矣。
第八章·逍遙訣
玉清留下逍遙訣,四字凝神入氣穴。
六月俄看白雪飛,三更又見日輪赫。
水中吹起藉巽風,天上游歸食坤德。
更有一句玄中玄,無何有鄉是真宅。
律詩一首,玄奧已盡。大道之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