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廢俱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8章 題詩,鄭和下西洋,三廢俱全,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北畠信望走了之後,山賊眾人到寺內休息,住持用茶水、齋飯招待他們,吃飽喝足之後,眾人閒來無事,有的小憩,有的聚在一起擲骰子賭博。而鄭和則對這座寺廟頗感興趣,就帶著費衝、狄信在廟裡閒轉,轉到正殿之後,看到一堵牆上有大字寫的一首詩,細看之下大吃一驚,竟然是唐朝張繼的名篇——《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鄭和感到奇怪:怎麼一座日本寺廟裡有一首唐詩,而且這座寺廟正好也叫寒山寺?鄭和讓狄信去把住持請來,問他道:

“住持師父,這裡為什麼會有一首唐詩?”

住持回答道:

“這不奇怪,這首詩在日本很出名,本寺的寺名正是出自這首詩。不單本寺,全日本各地有很多叫寒山寺的寺廟,全是因為這首詩太有名了。”

鄭和點點頭道:

“哦,原來如此。”

住持接著說道:

“幾位施主跟我到後面來。”

說著住持把鄭和等人引到牆壁後面,鄭和只見牆壁後面密密麻麻的寫了很多詩。

住持介紹道:

“這是光臨鄙寺的文人墨客、朝廷公卿寫下的詩,有很多都是讚美這位唐朝詩人和他的名篇的。”

鄭和一看果然這些詩裡面有的是歌頌盛唐風氣的,有的是緬懷張繼這位唐朝詩人的,有的是讚美《楓橋夜泊》這首詩的,也有抒發自己懷才不遇苦悶之情的。鄭和心想這些人寫的內容都差不多,抒發的情懷和中原的那些文人騷客也都大同小異。

鄭和雖然認識日語,也能看得懂這些詩寫的什麼意思,但是對日本詩的格律完全不懂,所以他也只能看個熱鬧而已。若說鄭和是在看熱鬧,那費沖和狄信二人,就是連熱鬧都看不了,因為他們兩個連日文都不懂。他們倆只看到這裡寫了很多日本字,至於內容一竅不通,可能有幾個日用漢字認識,除此之外就全然不懂了。

兩個人看著這些“天書”甚是無聊,就想到別處閒逛,突然他們在這些詩裡面發現了一首自己能看懂的——一首完全用漢字寫成的詩。兩個人仔細一讀,當即大吃一驚,趕緊招呼鄭和:

“大人,大人,這裡有首詩。”

費衝用的是漢語,直到這時住持才知道原來這幾個人不是日本人,也難怪他們不知道《楓橋夜泊》這首詩在日本的影響力。

鄭和聽到費衝的叫喊聲,趕緊過去。費衝指著那首詩說道:

“大人,你看這首詩。”

鄭和定睛一看,只見上面寫了四句詩:

四年叔侄起刀鋒,飄零江海一老僧。

半世帝王黃粱夢,青燈古佛了一生。

鄭和看到這首詩,腦袋嗡的一聲。這首詩別人看來好像沒什麼,但是鄭和等人看來立馬聯想到一個人,那就是不知是生是死的建文帝。鄭和本來就懷疑建文帝沒有死,加上之前陳祖義開啟建文帝的棺槨,發現屍體被人動了手腳,現在又看到了這首詩。

這首詩裡寫的明白:

“四年叔侄起刀鋒”分明說的是建文帝和他叔叔朱棣打了四年的靖難之役,“飄零江海一老僧”說的是建文帝失敗之後躲到海外出家,“半世帝王黃粱夢”說的是他原來是皇帝,到頭來卻是黃粱一夢,最後一句“青燈古佛了一生”,鄭和曾經聽小葵說過在少林寺的時候,建文帝有出家為僧的打算,這首詩說的應該是他準備出家從此不過問人世間的是是非非了。

想到這些鄭和突然想明白那件玉佩是怎麼回事了,那件玉佩應該是建文帝隨身佩帶之物,只不過不知道為什麼它先後落到了前田勝光、一條隆、北條宗景最後落到了蒲日和的手中。把所有這些線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鄭和下西洋

三廢俱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