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遠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73節,桓容,來自遠方,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論贊同與否,此刻都不會有人當面駁斥,大膽到故意唱反調。

至於殿外的將兵是不是司馬曜安排,如今已經不重要。

重要的是,龍亢桓氏和高平郗氏明顯達成默契。再看出聲附和的琅琊王氏,以及沉默不言卻也沒立即反對的太原王氏和陳郡謝氏,眾人都是打了個激靈,腦海中迅速閃過一道靈光。

繼郗愔和王彪之之後,又有數名臣子起身,郗超即在其內。

僑姓之後,吳姓迅速加入。

自司馬曜登上皇位,這還是首次被贊“英明”,而且是滿朝文武齊聲贊同,難免令人覺得諷刺。

俯視群臣,司馬曜面沉似水。

他料到會有這個結果,可當真面對,實在讓人難以接受,其中的滋味更是難言。

當年魏主禪位,尚有臣子表示,一生是大魏之臣,不肯侍奉晉主。輪到他呢?自丞相以下,無一人站出來,哪怕說上一句話!

即便是個傀儡,總該有幾分香火情。可惜事到臨頭,這些僅存在於想象中。他今天讓出皇位,終於徹底掃清眼前迷霧,看清滿朝文武。

視線轉向桓容,憤怒中帶著幾許陰沉,甚至還藏著一絲幸災樂禍。

登上皇位又如何?

等桓容坐到這個位置,就知道“傀儡”兩字意味著什麼。

司馬曜站起身,並沒多說什麼,無需宦者服侍,親自除下皮弁、解下佩劍,邁步走到桓容面前,雙臂平舉,深深揖禮。

“從此後,江山社稷、天下百姓俱託於敬道。”

桓容鄭重還禮。

這個時候開口推辭,未免顯得太假,也會辜負郗愔的好意。

能讓郗愔轉換立場並不容易,與其為爭虛名拖拖拉拉,不如干脆利落,省出更多時間做點實事。

“陛下放心,容定不負所托!”

禪位詔書剛剛宣讀,寶冊未立,大典未行,這聲“陛下”實屬理所應當。

司馬曜點點頭,直起身,無視兩側文武,邁步走出殿門。

從今日起,他再不是臺城之主,名義上的都不是。但依舊典,不能馬上離開建康,需得暫移華林園,等桓容登上皇位,再攜家眷啟程。

如果桓容遵守諾言,他尚能在臨海終老。如若不然,左右都是死路一條,離不離建康又有什麼區別?

多數人沒有想到,天子大婚之日會生出如此多的波折和變故。

先是太極殿被圍,將兵叫嚷著要“歸政天子”,隨之是司馬曜下退位詔書,當著群臣的面禪位桓容。

緊接著,郗愔王彪之等分別表態,一些矇在鼓裡的人終於恍然大悟,或許司馬曜的確想搞事,卻在中途,不,或許是從一開始就落入旁人的算計,一步一步陷入深坑,終得今日下場。

位列朝堂的沒有笨人。

有太極殿外一幕,司馬曜不主動禪讓也會被群臣逼著退位,甚至重演司馬奕的下場,成為東晉第二個被廢的皇帝。

仔細想想,桓元子戎馬一生,早有代晉之意,雖志未酬身先死,其子卻代他完成宏願,九泉之下當能瞑目。

然而,想到桓容的強勢,以及手握兵權並據有荊、江等地的桓豁桓衝等人,群臣的臉色又是一變。

如果桓容登上皇位,肯定不會如司馬氏“聽話”。同樣的,朝中的權柄也將重新分割。

阻攔他登位?

多數人都是暗中嘆息,搖了搖頭。大勢如此,大局已定,非幾人之力可以轉圜。

琅琊王氏、高平郗氏明顯支援桓容,出面方對,必要同幾家對上。

謝安剛從桓豁手中接過揚州刺使,謝玄和桓石虔一起領兵在外,彼此的利益糾葛幾乎擺上明面。屆時發生衝突,謝氏會站在哪一方,不言自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成修仙界第一美人後

朴刀一郎

和豪門大佬聯姻後懷崽了

霽青

妻約婚色之賴上俏前妻

香菜牛肉餃子

影后的隱婚小孩[娛樂圈]

此日勝

聊齋之神臨

未名妖道

我在航海世界,為國家傳送物資

桐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