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木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1章 六部食堂,大明有閒王,桃木下,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財,想要做出官解的改變,可是官解總是出一些奇葩的問題。
因為負責押運官員自己也沒錢送禮,雖然東西也不能正常入庫,但是大多時候倒也不會受什麼牢獄之災。但是這批東西不能入庫,就要下面的州縣再徵收一批啊!
或許有人會說就不能先把好的一部分先入庫嗎?到時候不合格的那些另外重新補?
抱歉,沒有這個慣例,一旦抽檢驗收不合格就要把入庫的物品全部退回,然後當地政府再重新徵收。
至於怎麼抽,那就是驗收的太監的職責了。
這一來一回,運費說不定比貨物本身的價值還要高,官員們只能預設了民解來解決問題,負責民解的人們也只能忍氣吞聲地給太監們送禮交銀子。
更為奇葩的是,大明朝的稅收制度規定,為了防止一家獨大,所有徵集的物品都不能是一個地方出產的,或者一個部門的供給是天下各個州縣集中供應的。
這麼一來,舉個例子,假如順天府謀一個州縣的夏稅、秋糧收了上來,起運和留存都要分開供應。
起運的稅負可能是供給給邊鎮軍需,留存的稅負是供給給地方衛所,宗室祿癝,生員癝食,俸給,轉運到府衙等等。
不是說這個州縣供應某一個部門,而是可能要跑十幾部門,這個部門多少多少兩銀子,那個部門多少多少兩銀子。
而且州縣收上來的稅收,也不能集中放到府衙,讓知府給布政使司上面送過去,因為為了避免經手人過多導致貪墨,知府和布政使並沒有稅收的許可權……
最頭疼的就是給京城的稅負,給京城繳納一次實物或者白銀,說不定就要跟幾十個部門做交接,因為這些部門都有自己小金庫。
前文有說過,幾乎六部各個部門都有自己的銀庫,而且一個地方的稅負是州縣的長官負責來徵收,但是他們不只給戶部的太倉銀庫交錢,還要給工部,兵部,禮部,吏部等等雜七雜八的部門交錢。
這是乞丐皇帝朱元璋想出來的法子,古代皇帝這麼做,對出現一家獨大的情況,做出了最為嚴苛的限制。
所以終明一朝,也沒有出現什麼武將叛亂割據的情況,權知幾省軍政的總督,放在明末,王朝已經腐朽不堪的情況下,歷史上的崇禎還能說殺就殺。
這要是放在其他朝代,沒有形成武裝割據就已經謝天謝地了。
因為終明一朝,都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後勤部門,軍隊和朝廷的供應來源五花八門,良莠不齊。
這也是歷史上明末孫傳庭練兵的時候,士兵用的鳥銃做工質量不一樣,總是打啞炮的原因,因為根本就不是一個地方出產的,做工質量根本沒辦法統一。
只有等到了李自成一夥人形成了氣候,拋棄了大明朝的稅收制度,以戰養戰,哪裡有流民,哪裡就可以東山再起。
這就是無本買賣了,不在討論範圍之類。
雖然這樣的制度有效地防止了武將專權,可是這樣的制度,已經嚴重的影響到了行政效率了,所以朱由檢一直在做一些嘗試。
京營當中的思政體系,就是抄襲後世的“支部建在連上”,不然這個時期的軍隊,誰認識誰是皇上啊?
所有軍人的身家性命,完全都是掌握在自己上一級的軍官手裡。
京營思政這項措施,設立的時間還很短,更多是實驗效果,總結經驗教訓,以便於之後在新軍中施行。
再說財政制度的改革,這個六部食堂就是第一步,如果冒然宣佈將六部的小金庫合併到戶部,說不定就得遭到其他五部的強烈反對。
因為六部之前都是各顧各,但是這個食堂一開,支出的銀兩隻要有一個共同的名頭,以後這些共同支出的專案漸漸增多,六部的銀庫合併就順理成章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