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疾病傳變——中西醫的真正差異
楊花落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81章 疾病傳變——中西醫的真正差異,六零:一不小心開啟大力士屬性,楊花落盡,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路大志找到宣傳部長時,他正和老書記彙報工作。
得知老首長要見他,兩人都有些驚訝,隨即決定一起過去看看。
路大志開車送兩人到游泳池邊,看著他們進去後,謹慎的守在外面。
直到日落西山時,宣傳部部長才從裡面出來,臉上的嚴肅與興奮使得這位時值中年的男人眼中再次迸發出年輕時的風采。
“路總教,老首長讓你進去。”
“好。”
路大志點點頭,轉身走了進去。
翌日。
破曉時分,光明日報在沉寂了三天後再發刊,用整期的篇幅大力表揚了中醫協會的第一次義診活動。
“義診”兩個字,被紅色加粗的字型放大了十倍,保證一眼就能吸引到讀者的眼球。
大量的照片和採訪重現了義診當天的風采,中間又找準時機將中醫外科的發展史新增進去,最後更是直接以老首長和老書記的點評作為結語。
“中醫是臨床實踐醫學,評判中醫理論是否科學,要從整體上分析、從臨床療效上分析。”
“當前最重要的事情,是要大力號召和組織西醫學習中醫,鼓勵那些具有現代科學知識的西醫,採取適當的態度同中醫合作,向中醫學習,整理祖國的醫學遺產。”
這期報紙出來後,當天中午,光明日報又加刊了一期《關於黨對中醫藥的保護傳承與發展》的往日資料集錦號外。
號外中詳細列舉了從抗戰時期到建國後的今天,黨和國家為了保護傳承與發展中醫藥所做的努力。
其中,更是將毛選裡的內容逐一整理了出來。
在井岡山、在瑞金、在延安,一幕幕熟悉的場景中都清晰可見黨對中醫藥的保護與傳承。
一時間,大家彷彿又回到了那個充滿戰火的年代,心中的一腔激情再次被點燃。
這直接導致這天的報紙突破了往日最高的銷售記錄,創下了一天內加印十次的最新記錄。
另一邊,招待所。
李大夫和梧老等人圍坐在大廳,中間的圓桌上放著報社親自派人送來的兩份報紙。
大家彷彿被點了穴一般,兩眼發直的看著那兩份報紙,誰都沒有動。
在眾人身後,站著各自的徒子徒孫,年輕人耐不住性子,你推推我,我推推你,都想讓對方去打破這份沉默。
最後,他們把目光放在了楊安飴身上,雙手合十,無聲的訴說著什麼。
楊安飴抵不住眾人祈求的目光,輕輕的咳了一聲。
“師父,各位前輩,能把報紙給我們看看嗎?”
眾人這才驚醒過來,梧老探身抓過桌上的報紙向後遞過去。
“來,安安,給我們念念!”
楊安飴愣了一秒,默默地接過來,先開啟了那期帶著斗大的義診兩字的報紙。
標準的普通話在擁擠的大廳內響起:“中醫,華夏珍貴的醫學遺產......”
在她開口後,大廳內瞬間安靜下來,無數雙驕傲自豪的眼睛在閃閃發光。
“除傳統的中醫藥外,據可考歷史記載,外科手術早在華夏古代就有記載,比西醫整整早了千餘年......”
這話一出,安靜的大廳內瞬間多了些細微的響動,在座的名老中醫們眼中也閃過異樣。
只有熟知這段文字出自誰口的李大夫面無異色,但也什麼都沒說。
楊安飴沒有理會大廳內的異動,接著向下讀,“......西醫,採取適當的態度同中醫合作,向中醫學習,整理祖國的醫學遺產。”
“還要讀另一份嗎?”
梧老搖搖頭,“先暫停一下,這份報紙不是表揚咱們昨天的義診嗎?怎麼會有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