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睽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4節,表哥見我多嫵媚,伊人睽睽,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尉的壓力下,權衡再權衡,頭上滲了冷汗,暗惱自己今日怎麼身體這麼健康,不突然暈倒什麼的?或者出門時怎麼沒好好看看黃曆?這應該是積極上朝的時候麼?早知道朝上會發生這種大事,揮著鞭子也得逃得遠遠的啊!
太尉連連冷笑兩聲,拍掌道:“好得很!看來你們都是要抗旨了?”
丞相抬了眼皮,看向太尉,終於紆尊降貴地開了口:“不是要抗旨。只是陛下去得太過蹊蹺,老臣有些疑問,想問問太尉。”
“丞相請講。”
“陛下既已崩,這樣大的事情,怎麼是太尉坐鎮,不見皇后殿下出來主事?”
太尉說:“陛下去後,皇后殿下太過悲痛,已於昨晚隨陛下一起去了。”
朝上小聲議論的說話聲夾在一起,嗡嗡嗡的吵聲有些大了。御使大夫的臉色更冷一分,太尉卻神色淡定,壓根不看眾人質疑的目光。
丞相往前一步,再問:“陛下仁慈,又厚待兄弟,更不忍寧王以病重之身返回平陵。為何陛下病難時,不召寧王進宮伴駕,反而召太尉進宮?”丞相向身後一臣子點了頭,那臣子出列出堂,很快又回來,帶回來了一個小兵。小兵瑟瑟發抖地跪在地上,丞相跟朝上諸人介紹道:“這個人,是昨晚看守東宮門的。我召他問了問,得知陛下昨晚根本沒有召人進宮,太尉乃是拿著自己的腰牌,自己進的宮!”
丞相一笑:“泱泱未央宮,竟像是太尉家的後花園一樣。想來便來,想走便走。咱們陛下,也實在仁愛過了頭。”
太尉冷聲:“既然丞相懷疑我,質疑陛下的旨意。不如去陛下陵前,親自問一問陛下?”
他話音一落,堂外當即有大批軍隊帶刀而入,將群臣包圍其中。這下,朝上氣定神閒的人,都開始慌亂了。將士們腰上泛著寒光的刀,映著他們尚未老花眼的眸子。有人想向外闖去,對方嘩啦劍出鞘,橫在了人的脖頸上。
御史大夫厲聲:“程老賊!你這是什麼意思?拿不出證據,就要血濺朝堂,把反對你的人都殺光麼?!你敢殺光麼?!”
程太尉是不敢的。
看他扶持新帝登基,也不自己造反,就能看出他還是看重一個好聽點的名聲。凡事留一線,程太尉做事並不敢過分到底。
御史大夫這般說,程太尉無話反駁,只看著兩個小將,將刀架在了丞相的脖頸上。看到丞相臉色微變,太尉才稍滿意。程太尉笑問:“丞相還有什麼話要說嗎?”
丞相說:“第一,上朝解兵,無人能佩戴兵器入朝,更無人能召集這麼大一批軍隊,包圍諸臣。第二,新帝要登堂,老臣等不敢反對,但觀太尉的言行,疑點卻不得不讓我等慎重。還請新帝拿出玉璽與虎符,證明自己的身份吧。”
丞相的目光,望向座上那個懵懂不懂事的小孩子。小孩子被人這般看來,再次被嚇哭。童言童語在朝堂上傳開:“什麼是玉璽虎符?我父皇沒跟我說過!外祖父,殺了這個人吧!”
丞相怔然看著這個尚不明白什麼是“殺”的小公子,餘光看到了程太尉唇角輕微的笑意。程太尉籠絡了新帝,大楚又會走向什麼樣的未來呢?丞相心中頹然,一時間淚如雨下。他再不置一詞,憤然向前跨一步,迎上脖頸前的刀鋒……
眼看丞相即將當朝自刎,殿外傳來一極淡的聲音:“且等一等。”
眾人齊齊回頭。
新的一批軍隊,從外圍將現在的人再包圍一圈。這批軍士身上沐浴殺伐血氣,隨著到來,濃腥之味撲面而來。眾臣子中,眼尖的人,先認出了軍士中走在最前方的年輕郎君吳明。吳明是丞相家的長子,昔年走雞鬥狗,長安的人,少有不認識他的。
當郎君改頭換面,身披戰鎧、手持長劍,護著身後人走進朝堂時,許多人,都很難把他和當年的那個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