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刀鐵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章 刀鰍黃鱔,山鄉菜園,金刀鐵哥,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對於這幾十畝山地而言,夠用即可,盧偉一直這麼想。
為了防止水坑的堤岸垮塌,盧偉還真是下了功夫。
特別聯絡建築公司,買了好幾車加固的水泥樓板,這些樓板裡,都裝著很粗的鋼筋結構,都直接栽在了岸邊,用來防止被水沖垮堤岸。
同時,在清理完淤泥之後,挖掘機還沒有閒著,按照自己心裡的規劃,一個水坑挖得比較深,主要用於蓄水灌溉,同時養點刀鰍魚什麼的。
所以對於坑底的加固和消毒,盧偉就格外注意。水底呈斜坡狀,一邊比另外一邊稍高出來一些,在靠近倉庫這邊,還特意預留出位置,製作了自動灌溉裝置的隔間。
畢竟自己這是想做菜園的,沒有一套合理經濟高效的灌溉系統,那將會有無窮的麻煩。
所以,盧偉就早早得想到了這一點,借鑑上海很多大城市大棚的先進方法,自己這裡自然也不落後。
水坑底部露出了硬底,盧偉還特地從趙權公司買來大型翻地用的犁耙,先是深深地把這硬底給深翻了一遍,安排工人密密麻麻地灑了幾遍石灰,又開著挖掘機平平地耙了好幾回。
這一下消毒工作可算是做到位了,等毒太陽暴曬幾天,開上挖掘機,來來回回壓瓷實了,就不怕將來這水坑裡用來淤泥底了。
另外一個水坑,就簡單了一些,沒有那個那麼深,主要是養殖為主,小龍蝦和黃鱔一起養,同時也兼備著蓄水的功能的。
這些,水坑挖多深,底部用什麼泥料,盧偉都非常謹慎地請教了市裡農林站的技術員。
這一下可好了,那些青花椒樹幼苗還沒有長到二十公分的時候,也就是五六天的時間,盧偉就開始著手,從山地外邊的水溝裡,用潛水泵往水坑裡抽水了。
外面的水,雖然不是從大河裡流過來的,但都是從後山裡引過來的,跟村子兩邊的大河,曲曲彎彎都是相通的。
這些水質都沒地說,裡面小魚小蝦也多的是,所以盧偉根本就不擔心有什麼汙染。
他們這裡哪有什麼工業啊,大山腳下,世世代代只有他們這些小村莊而已,根本不適合建廠,加上離市區太遠,誰會願意跑到這大山旮旯裡尋這個麻煩。
盧偉用的是大功率粗口徑潛水泵,不可避免地,就把水裡的小魚小蝦也給一起抽到了水坑裡。這個情況,盧偉也是在兩個水坑都灌滿水之後,偶然發現的。
這也行吧,反正不論是養刀鰍,還是黃鱔,這些傢伙,都喜歡吃這些小魚小蝦。也就在兩個水坑抽完水之後,盧偉在當天夜深,就從不老靈泉裡,各打了滿滿十大桶泉水,給偷偷灌到了水坑裡面。
這一下沒想到,才過去幾天的功夫,盧偉就發現每當他走過這水坑邊上,那些小魚小蝦在水面,就已經多如牛毛了。
看到這個情況,盧偉當即決定,馬上往這水坑裡放養魚苗。當然魚苗目前還僅限於刀鰍,黃鱔,還有小龍蝦。
他不想養其他的魚,家魚這些,太普通了,一樣的付出,回報都沒有自己選的這幾種來得更大。
尤其是這個刀鰍魚,如果是野生的,就盧偉所在的市裡,一斤也要好幾十塊。將來自己如果養好了,賣到其他大城市的話,價格超一百元那是妥妥的。
反正自己不著急,養下來再說。於是,一邊上網上找適合當地養殖的萬鰍,黃鱔種苗,一邊多方面對比,最後,才在蘇省定下了一家大型的魚種苗培育基地的將近一百萬的貨。
這還僅僅只是刀鰍和黃鱔的幼苗投入。前期不用投入飼料餵養,因為水坑裡那些小魚小蝦多如牛毛,等刀鰍跟黃鱔成大一點,再考慮新增一點飼料。
盧偉是這麼想的。幾天後,人家運送的車就來了,同時這基地也跟車派來了技術指導,看到這個地方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