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了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9節,陛下,大事不好了,顧了之,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敗的死色來。死了比活著舒服嗎?對他們而言,或許是的。在這個世上,多數人都懼怕死亡,但最令人懼怕的其實不是死亡本身,而是等待死亡的過程。

他們很清楚,江憑闌的話不是危言聳聽。

養賢院與睿明院不同,後者自皇甫開國以來便建立、存在、發展,是正統的書院,選拔的方式也相當正規:三年一度的科舉或偶有破格的舉賢。養賢院卻是在延熹四年才經由神武帝一卷聖旨成立,明面上與睿明院齊平,可不論是院內官職還是運作方式都與其截然不同,低了不止一個檔次,選拔手段更是堪稱奇葩:招生時間不限,一年四季白天黑夜隨時,招生範圍也不限,男女老少皆可,報名入學者只須展示個人才藝絕技,由官員進行初步篩選後上報陛下,再由陛下指定重臣進行二次篩選,最終確定是否合格。

這樣一種看起來有些玩笑的選拔手段,令養賢院多年來揹負著“養閒”的名聲,而這個書院自成立以來也確實未出過什麼人傑,曾有不止一位大臣皇子不止一次上奏請求取締養賢院,卻始終不得陛下首肯。可以說,書院苟延殘喘至今完全是神武帝的專斷。

神武帝處事十分注重權衡與圓滑,唯獨在此事上有自己的計較,聰明點的也便看出來一些端倪,猜測這個書院可能是在募集為皇室效力的特殊人才,院內不是不出人傑,只是所出人傑都被安排了秘密任務,只在暗處行動。

上書失敗的次數多了,漸漸也就沒有人提出反對了,眾人都覺得,大小不過一個書院,也不費多少人力錢財,管它有用還是無用,留著便留著吧,以皇甫國庫財力,養一幫閒人又有什麼難的。

世人都當那幫白吃白喝的學生是走了運,非院內人士不會知道,這個書院進來不難,出去卻不容易。不是沒有人感覺到書院的華而不實想要離開,他們也的確都離開了,或呈報上書或偷跑出去,只不過無一例外在離開不久後傳出了死訊,並且無一例外死於或平常或離奇的意外。

次數一多,便是傻子也看出了究竟,想活命的都不敢再提“走”字。至於活著出去的法子,不是沒有,六年前,也就是延熹十五年,書院內曾舉辦了一次大選,有幾位優秀的學生得到陛下賞識,風風光光從書院畢業。但這樣的大選不是時時都有,書院成立至今,也不過是在延熹八年與十五年有過那麼兩次。

沒有人知道下一次是何時,這裡的人,大多在等待中消磨了意志,曾經身懷絕技滿腔熱血,如今得過且過混混日子,反正書院沒什麼正經課程,也不強迫學生做什麼,除了上頭的人對學生們不大客氣外,只要他們不企圖逃走,就能白吃白喝一輩子,也算無憂。

那些關於“死”的傳言,從未真正擺到明面上來過,可如今,這位新任掌院卻毫不忌諱地告訴他們,不想幹,那就死。

那一日過後,書院迎來了“新氣象”。

掌院大人日日天剛亮就出現在書院門口,親自唱歌喊大家起床,又親自領著全院性別年齡參差不齊的學生們早跑。掌院大人領跑時嘴裡咬著個竹哨子吹著疑似“一,二,一”的音調,所有人不僅要跑圈,還必須一邊跑一邊跟著竹哨子的指示喊出諸如“一,二,三,四”或者“一二,三四”這樣節奏的口號。

眾人叫苦連天。有人試過直接反抗,可螞蟻拗不過大象腿,那沒有用,而掌院大人說到做到,當真不聽話就不管飯,不信邪的那幾個差一點點就被餓出了命來。也有人試過使小聰明用計,可掌院大人似乎有神通,不管是苦肉計還是空城計還是連環計都能被她一眼識破,至於被識破後的下場之慘,實在令人不堪回憶。

從前的養賢院不是沒有過掌院大人,只是歷任掌院都跟如今的理事大人作風一樣,不教授課業,不將學生放在眼裡,不給他們好臉色看,但同樣的,他們也獲得了不受管教不受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農門悍妻腰身軟,悶騷夫君淪陷了

程小淮

靜靜的頓河

[蘇聯]肖洛霍夫

諸天倒爺從這裡開始

司徒老愣

末世之回家路

Roxy

假少爺讓殘疾大佬懷崽了

甜到萌芽

抵擋不住偏執男主的攻勢

紙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