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面的盛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4節,媵寵,假面的盛宴,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徐家的結果沒有出乎大家的意料,幾乎是滿門抄斬的下場,只有八歲以下的子嗣倖免於難,卻被流放至嶺南。
賢妃廢黜封號,賜死。
倒是陳家的處置相對徐家來說,要好上不少,最起碼沒有死人,只是陳家的男丁全被罷了官,歸返原籍,三代之內不許出仕,科舉不錄。
外人多以為是前首輔陳鑑不惜拖著老邁殘軀,從老家山西趕到京城求情的緣故,實際上只有那些許人知曉,陳家之所以沒死人,還是看在盤兒的面子上。
到底有著血脈關係,如果陳家因為盤兒全家被誅,時下的人還是講究積德福報的,就當是為盤兒積德了。
值得一提的是,陳家在出事後鬧出了一場笑話,以至於讓京中的人議論了很久。
事發後,陳家的男人倒沒說什麼,可婦人們卻鬧了一場事,陳家的大夫人趙氏為了撇清和陳皇后的關係,專門將陳家的族譜拿了出來,說很多年前陳家其他幾房就和二房分家了,只是分家沒分府。
為此不惜拿出陳平武爵位說事,可惜卻沒有人理她,不過徒增笑料罷了。
以至於年邁老衰的陳鑑求情無果後,不禁老淚橫流,深深懊悔當初就該把陳家給徹底分家了,也不至於發生這麼多事。
人們在遭遇災禍時,總會拿出如果論,可陳鑑根本沒有去想,即使那時候陳家徹底分了家,其實不過也就是個形式罷了,陳家依舊會替陳皇后出謀劃策,依舊會被牽扯進爭儲旋渦當中,這從當初陳家決定把陳妍送入宮為太子妃時就註定了。
此時的他哪裡知道,上一世是沒有這一場的事的,而他也沒有活這麼久,自然沒看到前世山西陳家摻和進奪嫡之事,以至於連山西的根基都不保。
這一世已經比前世好多了,最起碼山西的根基依舊在,就是三代不能出仕有點太嚴苛,若是三代不準出仕,可以料想若干年後山西陳只能淪落成最普通的耕讀之家,不過那也是後話。
而陳皇后的下場自然也不好,廢后詔書拿到坤寧宮去宣讀,她當場就瘋了。
是真瘋。
宗琮讓太醫去診過了,太醫說是受了巨大的刺激,才會精神失常。
可能會好,但也可能一輩子就這樣了。
先帝龍馭賓天后,這些年也有一些上了年紀的太妃陸陸續續過世,所以西六宮也空下來不少。
不過宗琮攏共就這麼幾個妃嬪,也沒想著挪宮填進去的事,如今陳皇后成了這樣,自然也需要安頓她的地方,於是宗琮就吩咐人把最靠邊緣的鹹福宮給收撿了出來,供廢后居住。
富春依舊陪伴在廢后身邊,這場事後坤寧宮的奴才們多多少少都受了牽連,諸如富春這般親信都去慎刑司走了一趟,而其他的也都散的散死的死。
按照富春當時的傷勢,怎麼也要養一陣子才能好,可當她聽說娘娘瘋了,就不顧病體回到了廢后身邊服侍,也算全了這份主僕之情。
可每當殿中寂靜無聲,只有娘娘喃喃自語說自己是陛下欽封的皇后時,富春看著從窗外照進來的暖陽,總會回想起當年她們春夏秋冬都在的時候。
如今也只剩她了。
而她也只剩娘娘了。
*
這件事自然也牽扯到了婉姝和宗鐸。
尤其是婉姝,自打自己婚事被定後,她就失去了所有精神氣兒,也是心知肚明不管以後宋明有沒有出息,是不是個窩囊廢,她的丈夫也只能是他了。
一個女人的榮辱,除了兒子,就是丈夫。她再是大周的公主又如何,攤上一個這樣的人,她的一輩子都毀了。
因為這種心態,她對外面發生的事並不是太上心。
除了當初皇貴妃被禁足後,她出來露了露面,可還不待宗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