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三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二章 出使遼國,宋王,尹三問,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雨過天晴,幾曰之後地面道路逐漸風乾,使團自然也該出發了,林昭也終於見到兩位兩位使臣。
禮部郎中張宗益是個普通的官員,看起來謙遜守禮,身上沒有多少亮點,讓其出使賀壽什麼的沒有問題,可要是再談點深層次的問題估計就有壓力了。林昭總覺得張大人臉上似乎有幾分無奈,這也難怪,出使的苦差事有幾人想去。也不知是不是得罪了陳宰相,被公報私仇了。
對於副使曾鞏他倒是沒有什麼意見,可見林昭……壓根聞所未聞,不過後來知道了其秒殺開封府的事蹟,以及官家與王安石,甚至是文彥博等人的力挺之後,便閉口不言了。賜進士出身,封鴻臚寺主簿,倒是一躍龍門啊!正經科舉出身的張郎中心底裡多少還是有些看不起,只是剋制的很好,始終不曾表露出來。
林昭饒有興趣的是曾鞏,歐陽修的弟子,唐宋八大家之一,真想見識見識。雖說聞名不如見面,可真正見面之後,林昭不禁有些失望。原以為是位風流倜儻的才子,不想見面之後竟是個年近五旬的中老年男子。
瞭解之後才知道自己想當然了,這位是曾副使生出天禧三年(1019年),嘉佑二年(1057)三十八歲時中的進士。雖說與歐陽修是師徒關係,可實際上年紀不過相差十二三歲而已,想當然的經驗主義害死人啊!不過這位曾先生的經歷倒是讓林昭明白了一道理,自己這個年紀擁有進士出身絕對是莫大的榮幸,算是高起點了,得珍惜啊!
“見過二位前輩!”畢竟張宗益和曾鞏的年紀擺在那裡,做自己的父親都綽綽有餘了,故而林昭以後背晚生之禮,表現的很謙遜恭敬。
“終於見到林主簿了,果真年輕!”張宗益隱隱有種感覺,讓一個乳臭未乾的少年出使,似乎有些太過兒戲了!
曾鞏卻笑道:“年少有為,英才俊傑啊!”
“哪裡哪裡,前輩謬讚了!”能得到曾鞏的稱讚,林昭心裡還是很受用的。
張宗益也點點頭,雖說他是名義上的正使,但宰相們已經打過招呼,此番以曾鞏為主導。就出使的意義而言,他的存在可能還不如林昭。
此次出使不比平常,臨走時皇帝委派了宰相陳旭與翰林學士王安石前來,在五丈河邊送行。
值得一提的是此番出使的路線有所改變,一來河朔大水尚未退去,道路難行,雄州附近又有兵戈衝突風險。二來閒不住遼主耶律洪基並不在上京,而是在位於遼國東京遼陽府附近的捺缽(契丹語,遼帝行營)圍獵。事關重大,為了儘快見到遼主,使團必須儘快趕到遼東。權衡之下,使團決定從五丈河水路出發,沿廣濟渠到齊州,再經陸路往登州,浮海直接前往遼東。
陳旭道:“你三人奉旨出使,當妥善行事,不辱國體,不負皇恩!”
“謹遵相公教誨!”禮節上的客套話總是要有的。
王雱也跟隨而來,不忘叮囑道:“東陽啊,此番出使要膽大心細,守成無過是你的本分,有一二分出彩表現,那就是功勞了。總之,審時度勢,一切小心。”
“多謝元澤兄告誡,我會注意的!”
孟若穎與顧月倫也親自趕來送行,兩人都眼淚汪汪的,依依不捨。林昭安慰道:“沒事,不必擔心,入冬的時候就回來了,然後我們一起回江寧過新年!”
“好,表哥要說話算話!”顧月倫初時不大懂,聽高達等人議論之後,才知道遼國之行有多危險,心裡便更為擔憂了。
“嗯,表哥什麼時候騙過你,放心好了!”林昭輕輕點頭。
“一切小心,等你回來……”孟若穎遲疑了一下,含淚道:“等你回來過新年!”
在美人的淚眼目送之下,林昭登上了座船,路過某處雅緻的院落時,閣樓的竹簾之後一雙美眸目送船隊離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