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三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二七章 少年的大手筆,宋王,尹三問,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今曰到王宮面見董氈,阿里骨的感觸很多,故而與弟弟多說了幾句。
到最後他才發現,自己似乎說的太多,有些事情即便是自己的親弟弟,也不能多言。故而立即閉口不談,岔開話題,問及弟弟的來意,沒想到結果也讓他有些驚訝!
“大散關的客人來了青唐城?”很顯然,阿里骨並未想到會出現這樣的事情。
“不錯!”蘇南黨徵道:“我以為沒去大散關,他們心裡就明白了,會放棄,後面不至於再有什麼聯絡,沒想到他們竟然親自來了。
這份執著與膽量道真是非同一般,我之前設想著,即便他們真的有想法,最多也只是會到蘭州,聯絡我們,卻沒想到他們竟然有膽量,有毅力直接來青唐城。”
阿里骨笑道:“看來這些貨物對他們很重要,而且要的很著急,否則何至於如此冒險呢?”
“是啊,我也是這麼想的!”蘇南黨徵道:“既然他們親自來了,這麼有誠意,我們是否答應他們,價格略微提高一些可好?”
“別總想著錢財!”阿里骨搖頭道:“對方到底是什麼人?身份可確定清楚了?畢竟這事事關重大,容不得馬虎輕率!”
“來人是個十幾歲的小青年,不過看樣子倒是很有氣度,也很有頭腦。一行只有十幾個人,能夠單槍匹馬來到青唐城已經是本事了,膽量更加讓人欽佩。”
又是十幾歲的青年?阿里骨忍不住好奇,這個時代是怎麼了?宋朝使臣不過二十歲,西夏國相不到三十歲,如今談生意的竟來個十幾歲的小娃兒……到底是自己老了,還是這個世界變化也太快了吧?
蘇南黨徵繼續道:“至於身份,那人自稱叫辛文哲,是宋朝陝/西路的,其他具體情況並不知道。”
“就這麼點資訊?他們的真實身份就沒有一丁點的瞭解嗎?”阿里骨臉上多了幾分凝重與疑惑。
“可能是宋朝環慶路或麟延路的,他們主要是和西夏人有衝突,不會妨礙道我們吐蕃的!”蘇南黨徵沉聲回答道。
“他們要多少戰馬?”
“兩千匹!”
原來他們口中的貨物竟然是戰馬,著實讓人有那麼點驚訝!
原來蘇南黨徵的部落靠近吐蕃邊界,那裡有良好的牧場,出產的馬匹不少。除了供應本國之外,他們還將一些馬匹輾轉賣出去。
要知道吐蕃所出產的河曲馬,體質結實幹燥或顯粗糙。頭較大,多直頭及輕微的兔頭或半兔頭,耳長,形如竹葉,鼻孔大,顎凹較寬。頸長中等,多斜頸,頸肩結合較好。肩稍立,鬐甲高長中等。胸廓寬深,背腰平直,少數馬略長。
腹形正常,肢長中等,關節、肌腱和韌帶發育良好;前肢肢勢正常或稍外向,部分後肢略顯刀狀或外向;蹄大較平,蹄質略欠堅實,少有裂蹄挽力強,速力中等,能持久耐勞。
最重要的是,河曲馬對高寒多變的氣候環境有強的適應能力。是作為軍隊裝備騎兵的優良馬匹,尤其是在氣候相對嚴寒的西北,更是一等一好戰馬。
在古代戰爭史上戰功赫赫,漢朝時,朝廷為改良中原地區的馬種,曾引西域的優良馬種汗血馬放牧於青海一帶,這些馬的後代為漢朝征討匈奴立下“汗馬功勞”。在後來的蒙古大軍南征大理時,忽必烈也曾指揮大軍在水草豐美的河曲地帶大量牧養軍馬。
正是因為這些原因,使得吐蕃所出產的河曲馬成為一等一的搶手貨,宋朝人、西夏人,甚至是縱橫隴右的一些馬匪都是他們的常客。
因為靠近邊境,每次出售的行為比較隱秘,數量也不是很大,所以一直未曾被人察覺。
至於出售馬匹的獲利資金,對阿里骨大有用處,這些年他四處收買人馬,發展壯大自身實力,這是一項重要的經濟來源和倚仗,意義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