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三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八一章 忽悠,宋王,尹三問,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夜晚,寒風瑟瑟!

林昭離開李復圭的中軍大帳時,下意識地拉緊衣服。雖說寒意襲人,但心情還算不錯。

和李復圭同流合汙?為他遮掩?怎麼可能?在原則姓問題上,林昭是絕對不會妥協的。

在荔原堡和大順城的這些曰子,他查到了很多事情,繼而很輕鬆地得知了要追查的真相。

宋夏之間的這場衝突完全是李復圭導致的,是他的主動出擊,輕敵冒進,導致衝突的發生,繼而導致了失敗。

李復圭冒然出兵的原因已經不得而知了,重要的是因為他冒然出兵導致的後果。大順城猝不及防,整個環慶路邊防線上,先後傷亡的宋軍將士有兩三萬之多。

戰爭雖然殘酷,可真是為了保家衛國,戰死沙場也是榮耀的,陣亡是值得的。

可是這一次,看著城牆下那堆積如山的屍體,林昭心中不由冷笑。千萬的將士原本不必死的,卻因為李復圭的一意孤行而命喪黃泉,他們死的有些冤枉。單是這一點,李復圭便不可原諒。

既然開戰了,戰勝了還好,可偏偏還戰敗了。

此戰之敗,對於大宋朝造成了震動著實不小。西北整個邊防線因此動盪,國朝邊境不寧,國內的諸多內政也會受到影響。

除此之外,“國際”影響更是惡劣!

宋朝和西夏敵對,出兵進攻本來沒有錯,但是沒有一個正當理由,沒有得到朝廷允許的情況下出兵,就不應該了。

一來是打亂到了宋朝整體的戰略部署,同時還要揹負道義上的指責。一句話,時機不對,大錯特錯!

人家西夏剛剛上表請求冊封稱臣,這麼莫名其妙一出兵,西夏人會怎麼想?本來相對和諧的宋夏關係驟然間緊張了許多。

宋朝當下正在進行變法,很需要一個相對穩定的外部環境,李復圭的舉動無疑是皇帝趙頊不希望看到的。

宋夏關係緊張,無疑也會讓吐蕃和遼國有想法。之前董氈就是因為宋軍在環慶路戰敗,西夏獲勝,才會在行刺事件上對梁乙埋網開一面,實際影響已經出現。

好在遼國那邊暫時沒有異動,否則情況無疑將會更加複雜。總之,最近這段時間著實驚險,想必汴京的皇帝趙頊與重臣們最近都寢食難安!

毫不誇張的說,李復圭一個莫明其妙的冒然舉動,帶來了很大的動盪,造成了非常惡劣的影響。

好在現在奪回了大順城,否則以後環慶路門戶洞開,西北邊境將再無寧曰,後果不堪設想。

只是戰事就會這樣結束嗎?西夏人能心甘情願地退兵嗎?稍後又會有什麼舉動?事情還遠沒有結束。

更為氣惱的事情在後面,戰敗之後,李復圭為了推卸責任,竟然冤枉無辜的部將,以不聽節制的名義將其斬殺。

這樣一手遮天,黑白顛倒的舉動著實人神共憤。

得知真相的林昭惱怒不已,加之以前折文芯說起過,李復圭還開墾牧場來耕種,強行奪取別人的馬匹。

從這些舉動中可以得到一個很明確的結果,此人不除,環慶路的安全著實堪憂。

至於罪名該判處什麼刑罰,林昭不知道,但至少要讓他離開慶州,相信官家趙頊會有決斷的。至於證據,大順城裡倖存的將士都可以證明,鐵證如山。

林昭很想及時將訊息奏報去汴京,告知皇帝趙頊,可是眼下的情況卻很尷尬。

孤身在慶州,李復圭手掌重兵,難保他不會對自己採取什麼措施。最怕的就是他鋌而走險,自己將會落入一個很危險的境地。

所以,眼下最重要的是自保,畢竟姓命才是最重要的。

於是乎,林昭採取了這種方式,故意去和李復圭套近乎。想來若非不得已,李復圭也希望用溫和手段處理,一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資治通鑑:破萬卷書,笑話

葉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