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三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六六章 掩耳盜鈴?,宋王,尹三問,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出了敗類,大義滅親不會手軟。

林昭沉聲道:“你來慶州不只是為了等候和我偶遇這麼簡單吧?”

現在,林少卿想要知道的是,種家為了營救或者保全種詠,到底是採取了哪些措施?

不想,种師道卻搖頭道:“沒有什麼措施,只是在追查案件,只要真相能夠水落石出,那麼一些都將大白於天下。伯父如果是蒙冤的,也自然能夠洗刷冤屈,如果真是伯父的錯,願從軍法處置。”

种師道這句話說的一點沒錯,這是最直接,最有效的營救方式。舍此之外,還真沒有別的什麼辦法。

皇帝親自下旨交待的事情,想要買通什麼人並不容易,至少林昭不會徇私枉法。想要以武力方式直接營救也不可能。

清澗城種家世代忠良,絕對不會因為一個種詠而冒險,說嚴重點,那可是等同於謀逆的行為。少年人也許血氣方剛,但是種諤絕對不會容許的。

對於清澗城種家而言,他們只有兩個選擇!

要麼是眼睜睜看著種詠死去,也算是舍小保大。要麼就是期待案件能夠水落石出,不管怎麼樣,都顯得有些被動。種家不方便直接出面,故而派出了一個後輩子侄,不管是探望,還是其他努力,都不至於影響到整個種家。

大概種諤也是這麼吩咐的,但是种師道可不是一般人。他的謀略和才能都是很不錯的,畢竟是名垂青史的人物,他有些自己的想法和辦法。

當他見到林昭的時候,腦海中便生出了一個念頭。興許這是第三個解決途徑。或者說只是一個補充,但無疑希望大了許多。

林昭沉聲道:“那你可否查到什麼線索?”

現在林昭最缺的就是線索,來慶州之後,完全是兩眼一抹黑。雖說种師道的立場有偏頗,但至少可以用來做個參考,總比什麼都不知道要強得多。

見林昭感興趣,种師道心中暗暗欣喜,說道:“首先可以確定,此番並非西夏人故意挑釁入侵,而是李復圭主動出擊招惹西夏人的,沒想到最終戰敗了,導致大順城失陷。”

“李復圭主動出擊?”林昭頓時有些驚訝。在此之前,他懷疑李復圭主要是輕敵冒進,並非是其他緣故。

至於主動挑起戰端,想必任誰都會有疑惑!

畢竟整個大宋朝,君臣上下都有嚴重的恐夏症,都害怕和西夏人開戰,沒有幾個人會去主動招惹西夏人。

何況那段時間,李秉常剛剛向中原服軟,稱臣並且接受了宋朝皇帝的冊封。宋夏之間的關係處於和平狀態,李復圭怎麼能輕易出兵開戰呢?這絕對是不符合朝廷用意和政策的。

甚至可以說是一種,破壞國家大政方針的做法。

尤其是宋朝與西夏這種特殊關係,李復圭的做法無疑是主動破壞盟約。要知道,中原人可是最講究禮儀的,李復圭的這種做法無疑是讓人宋朝失禮,並且陷入不義境地。

惹怒了西夏人,直接導致戰爭的爆發是一個嚴重的後果。再次將西夏人推到遼國一邊也很糟糕。最要命的是,以後西夏人起兵可就理直氣壯了,不是我們要反的,而是你們逼著我們造反的!

這是大宋朝廷所不希望看到的,李復圭有這麼大的膽子胡來嗎?何況這麼做的目的又是什麼呢?他可是邊軍將領,雖說有戰爭就有戰功。可是邊疆不安定,對於他們是沒有好處的,尤其是李復圭還是慶州知州,難道他不希望自己所管轄的地方和平安寧嗎?他能從戰爭中得到什麼?

正是因此,讓林昭越發的疑惑!

李復圭的出發點很奇怪,有點讓人無法理解,至少現在是這樣。難不成是种師道想要營救伯父種詠,故意編造的謊話?

可是有這個必要嗎?即便是現在騙過了自己,那麼接下來呢?自己絕對不會傻到隨便相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猿球崛起

濤起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