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三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五二章 烽煙起慶州,宋王,尹三問,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林昭出使河湟吐蕃的這段時間,大宋王朝發生了很多事情。

青苗法,以及其他的新法條例在全國範圍內推行,卻也遭到了很多重要人物的抵制與反對。

比如京東路的青州,青苗法實施半年之後,知州歐陽修果斷下令,下半年不再繼續推行青苗法。

歐陽修在大宋士林和官場中的影響不言而喻,要知道,著名的嘉佑二年龍虎榜,他便是主考官。大宋朝諸多的青年翹楚,各級官吏中有不少人可以說都是他的門生。

再者,領導古文運動,是大宋讀書人的楷模,他的一舉一動,備受關注,影響巨大。歐陽修對青苗法表態之後,朝野之上再次掀起了反對青苗法的風潮,一時間王安石壓力巨大,更是憤怒不已。

奈何歐陽修德高望重,王安石根本奈何不得!

這才只是個開始,緊接中范仲淹之子範純仁再次不安分了,也出來反對青苗法。

範純仁之前已經有過上書反對,言辭激烈,不過被皇帝趙頊壓了下去,這次又跳出高調反對了。

鑑於范仲淹的聲望,以及對大宋朝的貢獻,皇帝趙頊沒有與之一般見識。還給了範純仁一個地方高官職位,就是想要將他調離汴京,同時也算是一種交易,暗示他閉口。

可是範純仁一點都不給面子,當上成都轉運使之後,立即宣稱,他所管轄的範圍內,不得推行新法。

轉運使是負責地方財政的高階官員,範純仁幾乎管轄了整個川蜀地區。這麼一個舉動,影響自然就大了許多。

這兩個人的舉動,無疑給了王安石巨大的阻撓,對熙寧新法而言,更是很大打擊。皇帝趙頊也很無奈,奈何打擊已經習慣成自然,心態還算穩固。正想要介入處理的時候,西北卻又起烽煙,使他不得不轉移注意力……

八月中,西夏入侵環慶路。

史載熙寧三年八月,夏人犯大順城,知慶州李復圭以方略授環慶路鈐轄李信、慶州東路都巡檢劉甫、監押種詠出戰,兵少取敗。

李復圭聲稱屬下違其節制,斬殺李信和劉甫,種詠也隨也被其下獄。此事立即在大宋朝引起軒然大波。

首先是對西夏的聲討,畢竟宋朝和西夏之間剛剛恢復了良好關係。西夏李秉常才剛剛向宋朝臣服,接受了大宋皇帝的冊封,邊疆的榷場互市也才恢復不久。

這個時候,西夏竟然貿然寇邊,這讓大宋王朝的臉面往哪裡擱?

明顯是當面一套,背後一套的做法,很是可惡。何況西夏還在這個敏感的時候,與河湟吐蕃搞什麼聯姻,居心叵測啊!

大宋君臣對此很是不滿,按理說是該討伐西夏的,要是以往,興許叫囂聲會很高。但是這一次,除了另行少數人之外,大宋朝堂上幾乎是鴉雀無聲,大臣們一致三緘其口……

原因無它,恐夏症,一點也沒錯!

在討伐之前,西北邊軍已經在作戰反擊了,只是情況卻很不盡如人意。

慶州李復圭的反擊竟然失敗了,宋朝君臣只覺得臉上更加無光,同時對他們的信心也是極大挫傷。

畢竟李復圭和種詠的名聲都不小,環慶路似乎都是邊防精銳!

於是乎,大宋臣子們的注意力發生了改變,轉而關注起責任來。

尤其是失敗的時候,就越是需要一個合理的解釋,也就是說,得找個人出來承擔責任,給天下一個交代。

於是乎,按照李復圭的說法,這些不聽從命令的將領就被推上了風口浪尖,成了罪魁禍首。李信、劉甫合該受死,甚至還涉及了西軍中著名的青澗城種家成員。

種詠,北宋名將種世衡第四子,在李復圭帳下任監押。

兵敗的訊息傳出之後,被李復圭下獄,若非他出身特殊,李復圭多少要顧及種家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資治通鑑:破萬卷書,笑話

葉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