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三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八七章 自愧不如蔡太師,宋王,尹三問,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要不怎麼蔡京能成為六賊之首,名垂青史的大殲臣?有些素質與理念是一早就具備的。狀元身份是一個很好的開端,縣令是,他心中已經樹立遠大志向,將來定要入閣拜相,位極人臣的!
“那錢塘縣青苗法的情況如何?”這才是蔡京最為關心的問題。
蔡和沉聲道:“大體的情況和我們一樣,青苗錢的需求並不是很高,所以參與的人不是很多。”
對此蔡京也是無可奈何,他和林昭遭遇了相同的情況,頗為苦惱。尤其是青苗法不能順利推行,更是讓他著急。他是新科狀元,可是一開始就做一個縣令還是有些過了,蔡京很清楚,這是管家的抬舉。
越是特殊,越是破格任用,受到的關注必然就更大,加之這青苗法,天下不知道有多少雙眼睛在盯著自己。
同時也是官家的期待與重視,要是表現的不好,讓官家失望……不管是報答知遇之恩,還是為了自己的前程計,都不容許出現這樣的情況,所以蔡京的壓力很大!
所以當皇帝趙頊選定餘杭縣成為青苗法試行地之後,蔡京格外的上心,就是想要做出成績來。從去年秋天開始,就已經開始在推行了,但是效果似乎並不是很明顯。
去年是小打小鬧,但是今年絕對是很正式的。可是效果依舊不怎麼好,這讓蔡京有些著急了。
林昭遇到的問題,他全都遇到了。所以他分外關注林昭的舉動,想要看看經驗更為豐富的林昭是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的,也好從中借鑑。相比之下,他到底有些稚嫩,太過缺乏經驗!
蔡和繼續道:“不過林昭似乎一點都不著急,沒有多少人借青苗錢他似乎無所謂,並且嚴厲禁止強行攤派。說實在的,連錢塘縣的那些小吏們都有些著急了,畢竟青苗法遲遲不推行,他們也沒有油水……”說到這的時候,蔡和有意無意地看向蔡京,因為這樣的事情,在餘杭縣也很常見。
果然,蔡京的表情微微有些不自然了。餘杭縣的小吏們到底是怎麼做的,他不說知道的清清楚楚,但還是心裡有數的。可是又能怎麼樣呢?水至清則無魚,他要指望著這些人幫自己幹活,不讓他拿點好處似乎也不現實,蔡京對此也是相當的無奈。
更為重要的是,只有這樣,青苗法的推行才能不受影響,這一點是蔡京尤為看重的。所以他沒有林昭那個魄力,絕不強行攤派,他是做不到的!
“錢塘縣擔保人的狀況如何?”蔡京輕嘆一聲,這是另外一個難題。
蔡和道:“和我們一樣,沒有多少人願意出面做個擔保人,上等戶都是避之不及。這一點林昭同樣沒有強求,為了解決那少數借款人的需要,他讓孟家出現,搞出了這個棉花種植的舉動。”
他難道一點都不著急嗎?蔡京心中再次湧起這個強烈的好奇。關於上等戶擔保的事情,已經成為所有青苗法推行地區的一個焦點,很多官員都在為此煩惱。
有的州縣,官員們無可奈何,只得強行要求上等戶為他人作擔保。手段十分強硬,已經搞得怨聲載道,因此而發生的悲劇也不少,比如臨近的富陽縣就是如此。在這一點上,蔡京還算可以,並未做的很極端。
蔡京本人沒有直接參與,但是他手下的人會怎麼做呢?餘杭縣的小吏們為了出成績,做事時雖然不會那麼明顯直接的去強迫,但是明裡暗裡會透過各種手段去暗示。
普通百姓怎麼敢與官府做對,在官吏們的暗示與點撥之下,不得不屈服。其實上還是一種變形的威脅,只不過做的不是很明顯,終究還是五十步笑百步。
對此蔡京一直是睜隻眼閉隻眼,完全是一種默許甚至是縱容的態度。因為只有這樣,青苗法才能順利推行,這同樣是自己需要的政績。
現實就是這樣的無可奈何,自從成為新科狀元,成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