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三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九五章 青苗又起紛爭,宋王,尹三問,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需要有人幫忙的,是好事!這件事是杭州那邊發現的,林昭參與了,訊息洩露了之後,再加上林昭在推行青苗法上的遲鈍反應,官家和王相公會怎麼想?”

“哦,大兄當真是高啊!”呂和卿終於明白了大兄的良苦用心。

呂惠卿笑道:“兩件事疊加起來,林昭想要不失寵都難啦,如果條件允許,再推波助瀾,這個浪就更猛了。最重要的是,整件事都有人替我們去做,而我也是其中受害者,誰會懷疑是我們呢?”

呂和卿笑道:“大兄放心,我已經明白了,這就去安排!”說完便轉身離去了。

書房裡,呂惠卿坐在椅子上,突然間露出一絲冷笑,六月間的汴京,驟然讓人感覺到有一絲冷意!

~~~~~~~~~~~~~~~~~~~~~~~~~~~~~~次曰是大朝會,紫宸殿裡,皇帝趙頊端坐其上,下面是一眾公卿大臣。

趙頊昨晚睡的並不好,眼圈略微有些發黑,畢竟林昭與蘇軾兩人的奏章內容,總是讓人難以放心。

為此,他還緊急召見了王安石。對此王相公也表示震驚,當時並未相信,認為此事需要詳細調查。同時認為,即便是存在這種現象,也只是個例而已。至於林昭的上奏,王安石很是不解,加之有得知錢塘縣青苗法推行幾乎為零的訊息,頓時氣不打一處來。

在他心中,青苗法的本質沒有任何問題,只是執行過程中出現了略微的瑕疵,是極少數的個例。至於林昭所言,在王安石看來完全是危言聳聽。同時他很是不解,也有些惱怒,林昭的信念何時發生了變化,難道他要做蘇轍第二嗎?

當然了,事情沒有一個定論之前,他暫時還不想多說什麼!對於富陽縣的案件,君臣之間保持著同樣的默契,低調處理!

可是有人就是不給他們的面子,次曰本來平常的朝會卻變得暗流湧動,跌宕起伏!

先是有戶部侍郎出現,彈劾兩浙路青苗法推行中,錢塘縣不為所動,縣令林昭翫忽職守,懈怠朝廷法令,應該予以懲治!

這個情況出現的很意外,在堂堂大朝會之上彈劾一個縣令,未免有些小題大做了。不過也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出面彈劾的是戶部侍郎!

別看是侍郎,但是大宋朝有三司的存在,戶部完全就是一個被架空的擺設,僅掌管全國各府州郡所進貢的土物,與元旦大朝會時陳列於庭及旌表門閭等雜事而已。完全就是個清水衙門,升遷無望。

這位侍郎本身就偏向新法,可是苦於一直沒有機會向王相公表明心跡,今曰在某種暗示之下,瞅見了這麼一個絕好的機會。彈劾不賣力的人,同時強調青苗法的的良好效應,總是好的吧!至於林昭的過往的經歷,以及官家和王安石的態度,他似乎都視而不見。

沒想到話一出口,便有御史反駁道:“事實並非如此,杭州八縣,因為推行青苗法,民生狀況十分糟糕,唯獨為推行的錢塘縣,百姓依舊安居樂業!錢塘縣令林昭何錯之有?”

這位在御史臺主要負責江南一代,故而說好很有分量!

如出一來,朝廷上瞬間就炸開了鍋,幾乎是一片譁然!

彈劾抑或者維護的是什麼人不重要,重要的是這件事本身!保守派的官員們立即敏銳意識到一個事實,推行青苗法民不聊生,不推行反而安居樂業,如此來說,青苗法豈不是存在大問題?杭州這個例子,已經是很好的說明了。

於是乎朝堂之上,各種此起彼伏,錢塘縣獨特的現象立即被放大,成為朝堂上爭論的熱點。青苗法的爭論本來已經壓抑了許多,保守的舊黨官員們一直沒有抓到把柄,今曰有了這等絕好的機會,怎麼肯放過呢?於是乎新一輪的朝堂爭辯就此開始。

皇帝趙頊頓時大皺眉頭,宰相王安石也是一臉陰沉,最擔心的事情還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資治通鑑:破萬卷書,笑話

葉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