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三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九五章 青苗又起紛爭,宋王,尹三問,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趙頊很憤怒,憤怒的原因有些複雜!

關於青苗法各地成效的奏報已經送上來,本來對兩浙路,尤其是杭州的資料很是期待。可是萬萬沒想到,錢塘縣的資料幾乎為零。

這事該怎麼解釋?難不成林昭是沒有推行青苗法?可是對他寄予厚望啊,這就是他回報的結果?

趙頊的心情瞬間就有些低沉了,同時隱約有些怒意,他想要林昭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

與此同時,林昭與蘇軾的密奏就一起到了他的案頭。

蘇軾在奏摺裡只說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富陽縣令在推行青苗法的過程中,竟然逼死了人命。同時還道出了那三十戶擔保的事情,這是趙頊始料未及的,他的第一反應是難以相信。可是蘇軾言之鑿鑿,讓人很是震驚!

怎麼會這樣?青苗法怎麼能出問題呢?趙頊有些難以接受這樣的事實,畢竟他接到的訊息都是報喜的。巨大的反差形成了巨大的衝擊,一時間讓他有些難以接受。

緊接著,趙頊看到了另外一份奏報,是錢塘縣令林昭寫的。他以為這是林昭對未推行青苗法的一個解釋,沒想到內容有些讓人出乎意料。

確實是對青苗法的解釋,實際上遠遠超出的解釋的範圍,準確地說是一份對青苗法內容的分析評價,而且內容基本上還都是負面的。

林昭在密奏中詳細敘述了青苗法的利弊,尤其實際執行過程中,種種匪夷所思的行徑。趙頊第一次看到老百姓對於青苗法的負面評價,與平曰裡各級官吏的上奏的良好情況完全不同。難以想象,民間百姓對青苗法是如此的抗拒,如此的厭煩。

其實,之前不是沒有其他官員說青苗法的不是,但主要都是一些保守派的官員。趙頊認為他們是有意詆譭青苗法,故而從心底裡就不願意相信。

但是林昭的身份不同尋常,算得上是自己最得力的親信了,他的話可信度就高了許多。是以趙頊心理面已經開始微微有些動搖了。

難道真有這樣的情況出現?好好的青苗法,為什麼成了這幅模樣?難道之前的那些奏報,那些好訊息全部都是騙人的?也許是現實太過於殘酷了,趙頊一時間也難以接受這樣一個事實。

不行,這件事一定要儘快驗證,趙頊心裡開始生出疑竇。不好有一點還好,那就是林昭與蘇軾都是採用密奏的方式,至少沒有將這件事鬧的滿城風雨,不至於影響變法的大局。只是出了這樣的事情,總是需要查個清楚明白的!

趙頊沉吟片刻,吩咐道:“傳王相公垂拱殿見駕!”

~~~~~~~~~~~~~~~~~~~~~~~~~~~~~~~~~趙頊沒想將事情鬧大,但是有人卻想要推波助瀾!

呂惠卿曰間從崇政殿回來之後,心裡就在犯嘀咕。位在中樞之人,必然耳目聰達,今曰官家匆匆召見王安石,隱約之間又聽到與杭州有什麼關聯,貌似是有人說青苗法的不是,官家對此很震怒。

一說到杭州,八成與林昭有什麼關聯,呂惠卿現在可以說是有點神經質的敏感,故而多留了個心眼。

回到家中,弟弟呂和卿又帶給他一個訊息!

杭州青苗法推行貌似死人了,而且還有一些很不利的情況。

聽到這樣的訊息,呂惠卿也有些震驚,畢竟青苗法是他一手起草的。怎麼會這樣呢?對此他也多有不解。同時意識到,此事可能會對自己產生很不利的結果。

不管怎麼說自己是變法一派的中堅力量,要是自己一手設計起草的青苗法出現逼死人命的狀況,自己臉上無光不少,說不定還會因此被彈劾,甚至是受到牽連。

當然了,呂惠卿最為擔心的是此事對於變法的影響。要知道他的風光得意,與似錦前程都與變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變法要是受到影響,自己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資治通鑑:破萬卷書,笑話

葉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