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三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四四章 青苗伊始,宋王,尹三問,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林昭兩人中午返回孟家商號的時候,孟若潁明顯察覺到了沐思虹的變化。
她雖然也只是個未出閣的姑娘,卻不代表她什麼都不懂,女兒家那些事多少還是知道的。
沐思虹與往曰相比,蒼白的臉色顯得的越發紅潤,眉眼之間多了許多的嬌媚,更加風情萬種。
加之昨晚兩人一夜未歸,發生了什麼事不言而喻。沐思虹算是守得雲開見月明瞭,這一刻,孟若穎心中有些羞澀的羨慕,還有一絲淡淡的失落。更讓他傷感的是,林昭竟然要搬家。
雖說林昭與孟家關係親密,幾乎可以不分彼此,但至少現在還是有分別的。之前單純自己一個人,住在孟家沒什麼不妥,可現在有了沐思虹,情況就不一樣了。
有媳婦了,還要寄居他人府邸,這就有些不合適了。何況林昭現在是錢塘縣令,那麼錢塘縣衙後宅自然就是他名正言順的住處。沐思虹作為第一個女主人率先搬了過去。
對此孟若穎只是略微的黯然傷神,不好反對,想要跟著過去似乎又有些名不正言不順,故而只好作罷。好在杭州還有大量生意需要處理,尤其是棉花、釀酒還有茶葉,這些少不得要與林昭多商量,彼此接觸的機會可是不少。
林昭帶著沐思虹搬入縣衙,很快杭州城裡變人盡皆知。想想前些曰子花船上人來人往,年輕公子哥們一個個爭相獻殷勤,最終還是林昭抱得美人歸。
對此杭州城裡的風流士子們只能唉聲嘆氣,無可奈何!林昭是什麼人?以前或許還能並肩而立,甚至有點優越感,但是現在……只能是高山仰止般的存在。
論文采,人家可以和蘇軾比肩;論地位,人家現在一縣之首;論成就,一馬當先平定一場叛亂。林昭年輕有為,乃是少有的青年俊傑,與沐思虹也算得上郎才女貌,天作之合。一幫痴心妄想的公子哥們只能對月空餘恨,湖邊多感慨了。
處理完畢一些生意,和沐思虹也修成正果,林昭這段時間過的相當瀟灑。奈何假期總是那麼短暫,當皇帝的聖旨送到杭州時,忙碌又開始了。
林昭與蔡京被一起召進了杭州州府,知州趙拚老先生與通判蘇軾似乎早已等候多時。
“東陽,元長,你們來了!”蘇軾招呼一生。
林昭與蔡京不由對望一眼,交換個眼神,心裡都多了幾分凝重。走進房間,蘇軾說道:“官家的聖旨到了!”
“哦?不知聖意如何?”林昭與蔡京這才瞭然,難怪如此凝重。只是杭州叛亂的事情已經解決,聖旨又能說什麼呢?何以要如此緊張呢?難不成又發生了什麼大事?
知州趙拚悠悠道:“一起到來的還有制置三司條例司的公函,朝廷要在試行青苗法!”
青苗法?
林昭與蔡京臉上都有些興奮與激動,不過原因則略有差異。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青苗法就要試行了,林昭興奮終於有機會親自體驗,切身感受了。
蔡京則是在汴京的時候便聽到風聲,對此充滿希望,興趣濃厚。當然了,這可能是所有擁護變法的青年學子的正常表現。
趙拚見此情況,臉色微微有些不自然,說道:“朝廷選中了幾個試行的地方,京東路,河南路,淮南路,還有兩浙路的兩個縣……”
“呃……”趙老大人話說到這,林昭與蔡京自然感受到其中不同尋常的意味。
趙拚道:“兩浙路試行青苗法的就是錢塘縣與餘杭縣了!”
對此趙知州沒有多少興奮,甚至還有點愁眉苦臉的。畢竟他是一位相對保守的官員,不願意率先接觸新法也是可以理解的。
現在讓在他治下試行青苗法,情況很不容樂觀啊!手底下的兩個縣令卻新法格外贊成,甚至是不遺餘力地支援,讓他們率先試行,接下來的么蛾子怕是不少,說不定還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