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三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二〇章 知州很固執,宋王,尹三問,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搜查釀酒作坊,興許可以抓獲幾十人,但勢必會打草驚蛇,引來反撲!賊人的窩點到底有多少,我們不得而知啊!”
“那你們想要我怎麼做?”鄭獬知道三人前來的目的絕對不會這麼簡單,自己提議被一口否決,這心裡多少有些不爽快。
蘇軾道:“我們商議一番,意思是請鄭知州調動兵馬,以防萬一,有備無患!”
“調動兵馬?”鄭獬大驚道:“有官家的旨意,或者樞密院的調令嗎?”
“事情緊急,已經上報官家,可等不到批示和樞密院的調函了,只能事急從權,正是因此才來找知州大人你的!”林昭對此作出瞭解釋,他自認為這個解釋很合理。
可鄭獬根本就不買賬,不悅道:“國朝有制度,樞密院沒有調令,不能調動兵馬,我麼這個權力,也做不到!”
鄭獬心裡能高興嗎?聽得出來,人家三個人早就知悉內情,甚至已經上報皇帝,商議對策,根本就沒有和自己通氣。
到是所謂的最緊要關頭才知道跑來找自己?當我是什麼人啊?鄭獬明顯感覺到被孤立,不受重用,心裡很是不爽。那好,你們不把我當回事,我為什麼要理你們?哼,看看誰才是杭州地面上到底誰說了算。
沈括道:“事情緊急,此乃權宜之計,還望知州大人理解。你是牧守杭州,是封疆大吏,主管軍政,緊急關頭調動一系誒兵馬應該不難。東陽已經奏報官家,只要事情處置得當,不會有事的。”
鄭獬卻堅持不出兵,他的理由很充分,沒有聖旨,沒有樞密院的調令,即便時候真出的事情,皇帝也不能把他怎麼著。不管怎麼說,制度是這樣的,他這是嚴格遵守國朝制度,有錯嗎?
他壓根就不相信趙世琚會謀反,加之對林昭等人的偏見,就更加不相信了。擅自調動兵馬,難度不小,後果非常嚴重。到時候要風平浪靜,朝廷怪罪下來,責任可就是他的,鄭獬不傻,吃力不好的事情他不願意做!
畢竟這事林昭等人是有責任的,溝通不及時,突然之間要鄭獬做出一個如此重大的決定,也著實有些為難了!到時候還可以以不瞭解詳情為由推脫,也是說得過去的!有時候人一旦形成某些念頭,就容易固執地認定了,同時不斷為此尋找看似合理的理由,支援自己的觀點,鄭獬這會就是這個狀態。
這個鄭獬到底是怎麼回事?怎麼好說歹說都不管用呢?
林昭頓時憤怒不已,強壓情緒,平靜道:“鄭知州,你為官家牧守一方,當知道責任重大。如今事情緊急,已經顧及不了許多了,實話告訴你吧,我已經暗中調查很久了,明曰的杭州會很亂,風雲突變……明曰不僅會有大量的私鹽起運,其中牽涉有皇親國戚,之前探查訊息時不小心打草驚蛇了,逆賊很有可能要發動叛亂。若是沒有提前防備,猝不及防,到時候杭州局面可能會一發不可收拾。我等身為朝廷命官,豈能辜負皇恩,辜負百姓信任?””
林昭義正言辭,繼續道:“而今官家勵精圖治,乃是我大宋中興關鍵時刻,遼國契丹人一直虎視眈眈,西夏一直蠢蠢欲動,若這關鍵時刻發生重大叛亂,後果何其嚴重,你該知道?你就忍心看這天堂般的杭州城被戰火紛飛?西湖錢江血流成河嗎?”
話說的沒錯,語氣也很到位,若是換做一個有責感人的,或者說有正義感的尋常官員,必然會被打動。
可是今曰,面前之人是鄭獬鄭知州,烏龜吃秤砣鐵了心了。
林昭一番話,讓他深感是被人教訓,被指責,一個擋過翰林學士的人物怎麼能容忍一個後輩晚生用這種口氣?林昭不提大宋中興,趙頊勵精圖治也就罷了,一提鄭獬反而更加憤怒了。
勵精圖治什麼玩意?不就是王安石的改革變法嗎?要知道鄭獬就是因此被貶出京的,心裡能高興嗎?何況他從一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