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三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七五章 王雱的憂慮,宋王,尹三問,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王雱已然對此上心,故而立即派人前去調查,結果很快就有訊息了!

呂升卿一個大活人死了,訊息根本瞞不住,呂家也根本沒有隱瞞的意思,很容易就能查到!

至於錢塘糧市的情況,王雱也是有所耳聞,已經瞭解了七七八八。隨後林昭將呂吉案件的相關卷宗報到了刑部與大理寺。雖然不知道內中特別詳細的情況,但也能勾勒出基本的來龍去脈。

王雱很清楚地意識到一個事實,呂惠卿的兩兄弟在杭州與林昭開戰了!

從目前的結果來看,應該是呂家慘敗,甚至搭上了呂升卿的姓命。

最不希望看到的結果出現了,如果只是尋常的恩怨,以自己和父親的身份,居中調解一下是可以的。

但是現在,呂惠卿的親弟弟被林昭整死了,這可是不共戴天之仇,不死不休啊!

唉!王雱忍不住一聲嘆息,怎麼會這樣呢?

林昭啊林昭,我知你恩怨分明,睚眥必報,但是也要掌握點分寸啊!即便是呂家不對在先,即便他們的做法比較過分,報復也就罷了,尺度重要把握好才行啊!

何必非要弄死呂升卿呢?非要弄成這等解不開的死結,現在好了,該當如何收場呢?

呂惠卿那幾個兄弟不是省油的燈,這一點王雱心裡有數。此事不可能是誰單方面的責任,呂惠卿也真是的,有些太過縱容兄弟了。

呂升卿與呂和卿也真是狂妄自大,也不掂量一下自己有幾斤幾兩,也敢於林昭作對?也不想想這兩年倒在林昭手中的都是些什麼人,不是王爺就是宰相的,為了點財貨如惹這等瘟神,何必了?當真應了那句老話,人為財死鳥為食亡!

現在單純的埋怨誰已經失去的意義,關鍵是這件事的影響要控制住。最為重要的是林昭與呂惠卿這兩個人,他們之間千萬不能爆發嚴重的衝突,青苗法的推行正處在非常關鍵的時期,是萬萬不能出現內鬥的。

王雱及時將這件事稟報了父親王安石,雖說父親平曰裡忙的都是大事,可能顧及不到這些手下人之間的勾心鬥角。

但是呂惠卿與林昭就不一樣了,因為這兩個人太重要了!

忙碌一天的王安石聽到這樣的訊息,也頓時皺起眉頭,他也沒想到會出現這樣的局面。

呂惠卿與林昭之間竟然爆發出這樣嚴重的衝突?

王安石也有些惱怒,呂惠卿竟然弄出囤積居奇,哄抬物價這等不恥行徑,當真讓人氣憤!

王雱看得出父親的不滿,王安石雖然執拗,但是在道德方面要求還是很高的。

“父親,呂惠卿哪裡顧及的上這些事情,想必是他那幾個不成器的兄弟揹著他做的!”王安石也能猜到,呂惠卿不是那麼幹淨,但是在這件事情上,為他稍許遮掩完全是必要的。

“縱然如此,也有疏於管教之嫌,到底是他們不對在先!”王安石輕嘆一聲,目前他還是信任呂惠卿的人品,並且多有重用,些許瑕疵完全是可以容忍的。

不過他並未因此而偏頗,畢竟這件事從實質與道德上講,確實是呂家人不對。林昭一直是被動防禦,最後才迫不得已報仇的。總不能要求林昭忍氣吞聲,以他的姓格是肯定做不到的。唯獨這個程度有些過了,可究其根底還是呂升卿自找的。

王安石不滿並不只是這一點,在他看來呂惠卿兄弟與林昭都有些不懂事。

只聽王相公悠悠道:“錢塘縣是官家親自劃定的青苗法推行地,可是東陽卻遲遲不見動作。當然了,呂氏兄弟把糧市弄的如此混亂,百姓難以安定,他行事也多有不便。只是他隨意動用常平倉,有些太過兒戲了。”

骨子裡,王相公還是很在意常平倉與青苗法的,所以對林昭的做法也略有些不滿!

王雱道:“父親,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資治通鑑:破萬卷書,笑話

葉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