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三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六三章 準備就緒,宋王,尹三問,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三司派人清查常平倉,接到這樣的訊息,蔡京頓時有些懵了。
怎麼會這樣?這不合理啊!
林昭不是已經上書官家了嗎?難道官家沒同意?應該不至於啊!反過來派人清查又怎麼講?難道是龍顏大怒?難不成林昭失寵了?這也太快了吧?
有道是伴君如伴虎,看來是一點都不假!
蔡京有些震驚,但更多還是擔憂,他突然有些後悔,不該借糧給林昭的,現在有麻煩了。
不過好在才只是個開始,運出去的糧食並不多,只要掩飾做得好,估計能馬馬虎虎過關。反正這邊青苗法已經開始推行,放出去不少的青苗糧,統計不是特別清楚也是有的,現在就希望三司的官員不要太較真就是了。
正在考慮怎麼矇混過關的蔡縣令怎麼也沒想到,林昭竟然把糧食送回來了,這又是什麼情況?
林昭的虧空那麼嚴重,怎麼還如此爽快地歸還糧食呢?蔡京很意外。
難道是因為林昭知道自己在劫難逃,不想連累別人?仗義,蔡京很感動。
亦或者林昭已經有了應對之策?成竹在胸?神奇!蔡京很好奇!
不管怎麼著,蔡縣令算是服了林昭了。言而有信,為人仗義,能力出眾,這樣的人值得交往。
蔡京也在密切地關注著局勢,看看林昭這邊到底如何應對,是個什麼結果,如果能幫上忙,定然義不容辭。
而此時,處於風口浪尖的林縣令正匆匆趕去杭州府衙,去拜見趙知州和蘇通判。
蘇軾也已經知道事情的來龍去脈,他雖然不大讚同青苗法,但對執行者並沒有什麼偏見,畢竟皇命難違,何況這個還是林昭。彼此之前一起合作,剿滅叛亂,查清販賣私鹽,彼此間的關係不錯,蘇軾對林昭也是多有讚賞與好感。
他已經聽趙拚說起過,林昭打算動用常平倉賑災的事情,對林昭的這種義舉很是讚賞。故而有些事情看在眼裡,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儘可能給予方便。
卻不想,在這個節骨眼上出了問題,朝廷竟然派人清查常平倉。不早不晚,真實的,兩位保守的大臣第一次對舊黨的做法感到厭煩。
總之,著急的不是林昭一人,趙拚與蘇軾同樣很焦急。
趙拚正坐立不安的時候,林昭到了!
“東陽!”話到嘴邊,趙拚打個招呼,遲疑了一下,他有些詫異,林昭臉上並非惶急,反而顯得分外沉靜。小小年紀便能如此處變不驚,喜怒不形於色,也算是的難得了,此子前途不可限量啊!
林昭拱手道:“見過老大人,蘇通判!”
“東陽可是為常平倉一事而來?”蘇軾開門見山,沉聲詢問。
“正是!”林昭輕輕點頭。
趙拚捋一捋已經有些花白的鬍鬚,說道:“東陽不必擔心,驛船沉沒是意外,我們之前也不知情。我們有過奏請,只是因為意外沒有到官家手中而已,老夫會親自向官家分說的!”
“多謝老大人!”趙拚果然一身風骨,為人正直,這句話可不是分說那麼簡單,言下之意會承擔相應責任。尋常的官員可能首先會撇清自己,推卸責任,但趙知州反其道而行,林昭很感動,對趙拚也越發的敬重了。
蘇軾也道:“情況我也知曉,也會上疏向官家解釋的,你就放心好了!”
遇到兩位這樣通情達理,樂於助人的上級,林昭的人品算是相當不錯了。不過兩位上官顯然都會錯了意,誤會了林昭的意圖,他們本身的想法也有些太消極了。
“兩位大人,我不是這個意思!”林昭搖頭道:“上疏說明,想必官家也會理解,但費時費力,其中也可能多有變動,我不想因此連累了兩位大人。
再者,現在常平倉的問題要是暴露出來,之前的努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