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三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六九章 鎖兇,宋王,尹三問,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解決了糧食危機,林昭算是這邊安定下來。有了空閒,與某些人秋後算賬是必然的。不,準確地說,應該是冬後算賬。

囤積居奇,哄抬物價也就罷了,昧著良心賺點黑心錢,發災難財,固然可惡,卻也是可以忍受的。只要不是特別的過分,以林縣令包容的心態,是可以容忍的,亦或者睜隻眼閉隻眼的。

可是呂吉太過分了,他的行為已經嚴重超越了林縣令的底線。為了賺錢,竟然使用種種卑鄙手法。

先是鑿沉船隻,損失一大批糧食也就罷了,林昭可以不在乎,不心疼。但是孟家那幾十個船工,死的著實冤枉可憐,大好的年華就這樣葬身河底了。老孫頭跑完這一回就該回家頤養天年,含飴弄孫了,結果卻悽慘死去。

這是林昭無論如何不能容忍,無法原諒的。想想呂吉的人品實在不怎麼樣,錢江三蛟為他幫忙,還想著要殺人滅口。可惜是偷雞不成蝕把米。

不過若非如此,林昭如何能抓到他的把柄?當真算是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有道是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該啊!呂吉這完全是自找的!

慶和堂,呂吉正在算賬,眼神專注地低頭看著賬目,臉上的表情越發的凝重陰沉了。自從廣濟糧行數顯開始拋售糧食之後,價格便一路下跌,糧市的情況很不樂觀……

慶和糧行因為其特殊的自身原因,反應慢了,是最後才開始開倉售賣糧食的。可是那會的價格已經下降了許多,也錯過了搶購熱潮和大宗客戶,因此價格低廉,銷量遲緩。

現在的糧價已經低於他們之前的收購價,遇到災荒年近,災後的糧價竟然比災前要高?這是絕無僅有的奇怪現象,偏偏今年就出現在了錢塘縣。眾多糧商與林縣令一起,導演了這樣一幕驚奇出現,只不過結果是幾家歡喜家愁!

慶和糧行的損失是必然的,雖然進價與售價相差不是很多,但是因為他們儲存的糧食著實太多。微小的差價乘以巨大的基數之後,損失多的就不是一點。

最後一段時間,為了和林昭玩價格戰,他們更是以數倍的價錢反收購糧食。原以為如此可以拖垮林昭的,結果尚未開始發揮作用,便以失敗告終了。花費的代價很大,原本可以堪比金銀的糧食現在只能賤賣。

損失何其之大不言而喻!

何況現在還出現了滯銷的情況,大批的糧食無法轉化為錢財。經過兩個月的連綿陰雨之後,已經開始有些受潮,若是腐爛發黴就會變的一文不值。尤其是中間隔上整個冬天,等到來年外地運糧與本地新糧出現,局面將會更加不堪!

總之一點,慶和糧行這次除了虧,還是虧!虧損狀況嚴重的不是一點,甚至將過往兩年的利潤都搭了進去。

呂吉的心裡在滴血,該如何向大郎、二郎、三郎交待?尤其是不學無術,脾氣暴躁的兒郎,與聰慧卻又陰鷙的三郎在身邊,後面的曰子怕是會很難過。汴京的大郎會作何反應,這些都讓他忐忑不安!

這麼多的虧空要多久才能賺回來呢?想要將功折罪,可是現在竟然沒有一丁點的底氣。

在房間裡,聽到三郎的狂笑與呼喊,他驀地心中一動,忐忑地不已地出門。

先是瞧見了三郎呂和卿一雙手滴滴答答,鮮血已經在地上落成一條線,看著有些可怕!

他本想上前關切探視的時候,一個僕從慌慌張張地跑進來,似乎遇到了很嚴重的事情。

呂升卿眉頭一皺,喝罵道:“出什麼事情了?何故如此慌張?”

“二郎、三郎,東主……”僕從慌慌張張的,氣喘吁吁的,一時間竟然說不出話來。

呂和卿見狀,眼神一動,心中頓時浮現出一種很不好的預感,難道出大事了?

呂吉心中同樣是這樣的感覺,只是糧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資治通鑑:破萬卷書,笑話

葉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