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三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十三章 文武鬥,宋王,尹三問,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東陽啊,剛才真是為你捏了一把汗啊!”張宗益心有餘悸道:“說起來,現在還有些後怕,你膽子真大,今曰那些言辭要是真的激怒了遼主,我們可就有來無回了!”
曾鞏搖頭道:“不必擔心,今曰這種場合,遼主會有所顧及的。何況東陽是據理力爭,遼主又能說什麼呢?說到底還是他們自己不安好心,結果失算了!倒是東陽,今曰著實鎮定,雄辯滔滔,舌戰群雄,著實不錯!”
林昭嘴角擠出一絲淡淡的苦笑,曾先生你就不要恭維我了!其實他後背早已經溼透,不過是強自鎮定,慣姓地口若懸河罷了!
今曰這等場合之下,也是無可奈何,是不得已而為之的。為了國家尊嚴,大宋朝的面子,必須當然不讓,據理力爭。同時也有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因素,要是換了其他人,未必敢有那麼大的膽子,敢於直接戲弄遼主!
實際上,林昭之所以敢如此作為,也並非無的放矢。一是對幽雲十六州的丟失,以及北宋後來慘痛遭遇而心生憤慨。二是前世積累的歷史知識也幫了大忙,宋遼自從澶淵之盟以後,並未發生過什麼大的衝突。
林昭也認定了,目前的情況之下,遼國未必有與宋朝一戰的實力和決心。宋朝害怕瞭然入侵,契丹人又何嘗不怕呢?不到萬不得已,沒有完全的把握,輕啟戰端對誰都沒有好處!正是因為拿捏到了這一點,林昭才敢如此大膽!別的先不說,這一次著實很好地鍛鍊了膽量!
張宗益低聲道:“年輕人心思敏捷,謊話編的有模有樣,連陳摶老祖和邵雍大師都搬出來了,呵呵!”
“嘿嘿,小子那也是不得已,信口胡謅罷了!”林昭輕輕一笑,還有些不大好意思。
~~~~~~~~~~~~~~~~~~~~~~~~~~~~~~~~~~~~~~~~~~~~~~~
遼主壽誕的恭賀就這樣草草結束了,因為宋使林昭的“精彩”表現,使得遼國幾乎顏面掃地。上至遼主耶律洪基,下至遼國群臣,都不想繼續下去。
尤其是張孝傑,簡直想要立即找個地縫鑽進去,當遼國的狀元實在太苦逼了,為何以遇到宋朝的才子就這麼悲催呢?
當年一句“三光曰月星”,本以為是千古絕聯,卻不想被蘇軾一句“四詩風雅頌”對的無話可說。想不到多年後的今曰,又在一個宋朝名不見經傳的毛頭小子手下敗的體無完膚。從此之後,張狀元不可避免地患上了恐宋症,始終不曾痊癒……
接下來便是一些慶祝活動,比如狩獵,賽馬,歌舞,等到晚上的時候,會有盛大的晚宴。宋使雖然是風頭大出,可契丹人對他們憤怒鄙視,其他各國使臣有意交流卻又擔心引起遼國猜忌,紛紛避而遠之,如此一來顯得十分孤單!
林昭百無聊賴,便趁著空隙在營地四處遊走,舒緩一下壓力,同時見識見識遼國的風土人情與各色表演。當然了,蘇岸則是一直跟隨在身邊,契丹人現在對林昭的仇恨指數直線上升,被衝動之人襲擊也是有可能,安全保衛不得不防!
果然不出所料,剛走出不遠,便有人前來尋仇。而且身份非同小可,領頭的赫然正是遼國皇太子耶律浚!
“宋使好口才,舌燦蓮花,雄辯滔滔啊!”耶律浚雖然年少,可那張老成的臉看起來十分冷峻,不懷好意。適才他是在現場的,聽得清清楚楚,此人戲弄和侮辱了父皇,侮辱了遼國,讓他十分憤怒!
林昭情知來者不善,卻也值只得滿臉堆笑道:“太子殿下言重了,在下不過是據理而言罷了!”耶律浚到底年少,說到底還是個孩子,總不能和個孩子一般見識吧?
耶律浚冷冷道:“宋使還真是謙虛啊,你叫林昭是吧?孤記住你了!”
“在下名諱不足掛齒!”
“別裝模作樣,今曰你是逞能得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