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三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十五章 燕雲殤,宋王,尹三問,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喃喃自語,哪裡留意到林昭的叮囑。陡然間,蕭觀音似乎明白了很多,呆呆地看著林昭遠去的背影,淚眼朦朧……

今曰一別再難相見,一份懷念永留心間……

~~~~~~~~~~~~~~~~~~~~~~~~~~~~~~~~~~~~~~~~~~

宋朝使團本有三四百人的禁軍護衛,之前受叛亂連累,傷亡過半。因此回程之時,遼國派出了一支千人隊伍護送,由趙王耶律乙辛為送伴使,親自禮送出境。

一路上林昭的心情有些低落,與蕭觀音一夜露水情緣完全是個偶然。但“兩世”的緣分,有過肌膚之親,驟然離別難免有些傷感。

他也很清楚,這注定是一段孽緣。

一方面是懸殊的年齡,另一方面是身份差別,蕭觀音畢竟是遼國皇后。這段驚世駭俗的情緣永遠見不得光,只能塵封在心底,是一段永遠懷念的美好記憶……

這曰過了燕山,林昭才徹底放下兒女情長。因為腳下的土地便是燕雲,是被石敬瑭拱手送出的幽雲十六州!

一個史書無數次提及,一個讓人唏噓憤慨的地方。

燕雲一帶,圍繞著太行山與燕山,有幽、薊、瀛、莫、涿、檀、順、媯、儒、新、武、雲、應、朔、寰、蔚等十六州城,並稱幽雲十六州。

這裡是中原農耕文明與北方草原遊牧民族分界線。太行山與燕山,輔以桑乾河、拒馬河,成為一道天然屏障,能夠有效阻止北方草原騎兵南下,有河朔門戶之稱,是中原腹地的屏障。

唐朝以前,燕雲地區一直掌控在中原王朝手中。因此,無論是秦漢時期的匈奴,還是唐朝時期的突厥都難以突破,南下中原。

可惜唐末天下大亂,中原陷入了五代十國的混亂時期。後晉石敬瑭為換取契丹人的支援登上帝位,不僅屈辱地自稱兒皇帝,還拱手送出了幽雲十六州。

十六州地域並不十分廣闊,對遼國和後來的後漢、周,以及北宋產生的影響卻是不可估量的。

唐末以來,契丹雖然不斷壯大,但畢竟只是個草原遊牧民族,實力還是有限。但自從得到了肥沃富饒,物產豐富,富庶發達的幽雲十六州後,就產生了質的飛躍。

遼國由此國力大增,燕雲一帶的生活著大量漢人,擁有先進的技術和文化,極大促進發展。同時也加速了契丹人的漢化過程,開啟了藩漢分治模式,也開科舉建立官制。

契丹已然不同於之前的匈奴和突厥,從遊牧民族原始的汗帳部落制發展到了封建王朝制度。遼國由此成為雄踞北方,完全可以與中原王朝一較高下的大國。

對於後漢、後周和北宋而言,失去幽雲十六州就是噩夢的開始。

失去了燕山屏障,河朔之地完全暴露在契丹人的鐵蹄之下。遼軍南下,難以阻止,宋真宗年間,還曾直接進攻到黃河岸邊,逼近汴京。後來雖然擊退遼軍,卻不得已簽訂了屈辱的澶淵城下之盟。

中原的皇帝們也曾矢志奪回幽雲十六州,後周世宗柴榮率軍北伐,一月之內奪回瀛、莫二州,並溢津、瓦橋、淤口三關。正當大軍直逼幽州之時,柴榮卻一病不起,只得班師回朝,不久之後就病故了,留下孤兒寡母,直接丟了江山。

宋太祖趙匡胤採用先南後北戰略,準備統一南方之後再對遼國動手,可惜沒等到那個時候,燭影搖紅死的不明不白。

太宗趙光義胸有大志,兩度率軍北伐,可惜高粱河一敗成千古憾事。第二次,還讓鼎鼎大名的楊業戰死沙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從此再不提北伐之事,之後的君主一代不如一代,收復幽雲十六州就成為一句空談。

此時此刻,林昭站到燕山腳下,看著燕山起伏,城池矗立,忍不住一聲長嘆。

北宋不同於其他封建王朝,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窮鬼的上下兩千年

非玩家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