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三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七三章 少年國主初長大,宋王,尹三問,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宋軍和吐蕃在踏白城鏖戰之時,西夏確實是處在一種觀望狀態。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這是古來的傳統,很多人都希望撿便宜,西夏也是這個心思。如果宋朝和吐蕃兩敗俱傷,那正好是他們翻身反擊的好機會。

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情況開始有些惡化!

宋軍竟然獲勝了,太不可思議!

至少梁乙埋一開始的時候是看好吐蕃的,卻沒想到宋軍竟然頗為奇蹟的獲勝了,結果確實出乎意料。

與此同時,西夏上下也開始蠢蠢不安起來。

河湟吐蕃雖說與西夏之間戰事多年,彼此之間可能還是仇敵,但國與國之間的關係怎麼會如此單純呢?

單從兩國的地理位置而言,河湟高原與河西走廊相當於是在西夏的後背,一旦被宋軍佔領,便對西夏形成為了一個鉗形包圍,後果不堪設想。

以前宋朝只是策動河湟吐蕃出來牽制,後方頻頻被侵擾,西夏早已不厭其煩。如果“三心二意”的吐蕃人換成了宋人,那麼絕對會從兩個方向來夾擊西夏。

到時候疲於奔命,兩線作戰,將會難以應付,絕對有滅國之禍。所以河湟完全落入宋朝手中,是他們不希望看到,也不容許出現的情況,西夏人開始有些著急了。

這個時候,吐蕃的使臣就在興慶府,剛開始的時候他們好酒好肉的招待,然後是拖延。當踏白城之戰,青宜結鬼章戰敗的訊息傳來,梁乙埋有些坐不住了。

一方面安撫吐蕃使臣,一方面上奏國主和太后,召集大臣議事。

“國主,太后,今宋軍入侵河湟,吐蕃贊普派來使臣求援,我國該當如何回覆?”

“宋軍入侵河湟?不是才打到河州嗎?”已經漸漸成年的西夏國主李秉常訝然詢問。

“河州已經徹底落入宋軍手中,目前宋朝的兵鋒已經到了龕谷,隨時可以深入河湟腹地!”梁乙埋沉聲回答。

“不知國相的什麼意思?”李秉常輕輕點頭,繼續詢問。

“臣以為唇亡齒寒,宋朝目前在西北勢大,加之河湟對我國安全十分重要,應當出兵援助。”

“國相互言重了,宋軍只是佔領了河州,兵鋒到達龕谷之後便不再行動,未必有深入河湟之心。梁乙埋話音落地,立即有大臣跳出來反對道:“宋軍動向不明,河湟危險與否尚不確定,何來救援之說?”

“是啊,河州之事是河湟先招惹宋朝的,不過宋朝目前按兵不動,最後如何了結尚不清楚。說不定能夠和平解決,董氈讓步,若是宋朝軟弱都是有可能的。救援之事,言之過早!”朝堂上相繼有幾個人出聲反對梁乙埋。

如此情況是以前絕對不曾有的,自從那面被俘之後回來,梁乙埋的聲望和地位已經大不如前,越來越多的人不把他放在眼裡。尤其是近年,朝堂上反對他的人越來越多,至於原因則是國主外甥兼女婿漸漸長大了。

不管大臣們反對的是否有道理,西夏太后與小國主兩派人馬之間的矛盾已經漸漸升級,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宋軍目前沒有進攻不錯,但絕對不是按兵不動,宋朝西北各州軍隊調動頻繁,顯然是要有大動作了。”梁乙埋堅持道:“尤其是宋軍統帥林昭,此人詭計多端,不可小覷,不得不防啊!”

“林昭,國相當年就是被此人所敗?”李秉常突然饒有興致。

梁乙埋的臉色瞬間便陰沉了,這個外甥也忒過分了,他雖然年紀不大,卻已經過了天真無邪,無心之失的階段。這顯然是故意在朝堂上揭自己的傷疤啊,梁乙埋臉上忍不住發熱,心中也隱隱作痛。

李秉常身旁的梁太后也是玉容黯淡,眉頭緊鎖,兒子的表現越來越過分了。以前在朝堂上幾乎是一言不發,而今則是暢所欲言。而今時常和自己唱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猿球崛起

濤起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