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三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一九章 紅顏恩怨自此結,宋王,尹三問,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幽州城下的激戰還在繼續,上京內外的對峙也在繼續。

這個時候,遼國太后蕭觀音選擇了南下幽州,她要為兒子的命運和遼國國運而奔走。

想要做到這一點,她必須要去見兩個人,說服兩個人。

這個兩個人就是九五之尊的遼主和宋帝,一個是她的兒子,一個勉強算是她的情/人。

趙昭全然沒想到,蕭觀音會來,而且指名要見他。說是要談判,至於談判的地點,則是在高粱河。

對於這樣的要求,宋朝的臣子們都略微有些愕然。大部分的臣子都不贊成官家前去,都堅持遼國皇帝是成年人,太后雖有影響,但並不掌握大權。再者,高粱河這個地方是在太敏感,讓人不得不心生提防。

百年前那一戰轉折點就發生在高粱河,太宗皇帝也是在那一戰受的傷,然後戰局變化,勝負改寫,大宋的歷史也改寫了。

燕雲百年殤,大宋為此付出的慘痛的代價,直到今日才有機會一雪前恥。

而今戰局雖然對大宋有利,但大局還是維繫在官家一人身上,眼看著勝利在望,焉能讓官家輕易涉險?

萬一有個三長兩短,前功盡棄不說,大宋又不知道會遭遇怎樣可怕的境況。

大臣們都不同意,但是趙昭卻打算去走一遭。

人家遼國太后已經盛情邀請,要進行談判,輕易拒絕似乎也於理不合,顯得很不禮貌。既然大宋以禮儀之邦自詡,就要有個禮儀之邦的樣子。

再者,從國家利益的角度而言。戰爭並不一定是唯一的方式,只要能達到目的,手段並不重要。既然蕭太后要談判,那就且先討價還價一番再說。戰爭進行到這個地步,並不一定非要你死我活。魚死網破。同時,這也是一個契機,再見蕭觀音一面,徹底瞭解彼此間的恩怨情仇。

至於安全問題,宋遼帝后在高粱河邊談判,這是光明正大的行為。難道還怕遼軍偷襲嗎?只要帶上貼身侍衛,再調動一支騎兵隨時策應,安全並無問題。現在在騎兵野戰能力上,宋朝佔據了主動權。

至於近身安全,蕭觀音特別說明了是兩人單獨見面,以趙昭的武力值。難道怕蕭觀音一個弱女子嗎?

九月初三,時間商定好了,趙錚在李承與狄詠的雙重保護下,趙錚騎著小白龍來到了高粱河邊。

一座涼亭已經搭好,契丹扈從全都在三百丈開外,涼亭中一個雍容高貴的背影傲然獨立。還是當年那個優雅的背影,但是無形中已經多了幾分落寞。孤單寂寞一個人。身邊甚至連個侍女都沒有。

如此也算是坦誠,可以讓彼此放心,兩國帝后商談的內容也無人可知,會絕對保密。

趙昭揮了揮手,也讓護衛留在相同的未知,然後朝著高粱河邊的亭子走了過去。

百丈……十丈……百步……十步……一步……

越是靠近,趙昭的心情就會有小小的波動,繼而遊戲起伏。有些事情哪怕過去了很久,但終究是發生過,難以忘卻。今日正好做個了斷。

終於,趙昭在離蕭觀音只有一步的地方停了下來。

沉默,涼亭之中是短暫的沉默,蕭觀音和趙昭誰也沒有先開口,也許是不知道說什麼。也許是想要先聽對方說點什麼吧!

很安靜,秋風吹拂的聲音,高粱河涓涓細流的水聲,還有兩人有些粗重的呼吸聲。

許久,蕭觀音終於先轉過身來,還是那張美豔的容顏,還是那種風華絕代的感覺。只是她終究已經三十六歲了,已經是做祖母的人了,容顏已經開始衰老。眼角已經開始有皺紋,滿頭青絲中甚至已經混雜了白髮。

風采依舊,高貴依舊,卻已不如當年那般風情萬種,楚楚動人,現在身上更多的則是尊貴和穩重,那應該是母儀天下的氣度吧!只是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猿球崛起

濤起石川